“至於教學方麵,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教學規模也會有所提升。”
“當然,教學質量方麵,也同樣會接受學校的監督。”
伯恩一席話,洋洋灑灑的說了十多分鐘,除了新大樓的用途,還包含了教學方麵的規劃,更多的,是關於斷肢再植相關的安排以及技術展開,因為江來的原因,這的確是同仁目前最大的特色了。
一個享譽世界的特色科室,將會帶來怎麼樣的榮譽與收益,那是眾人都期待的。
“不錯。”漢特覺得,作為醫院的院長以及學院教授,伯恩是足夠優秀的,畢竟同仁本就不算大醫院。
“我覺得伯恩的規劃很詳細。”
“三年以後完全盈利,可行。”
其他人也對此表示讚同。
要知道,這個時代,有醫保,卻執行的很是粗糙。
大部分能上得了醫院的人,多數都有些積蓄,醫院的收費,可是並不低。
“林先生覺得如何?”漢特將目光轉向林衍。
林衍則是在翻譯的幫助下聽完了伯恩的所有規劃,隨後點點頭,“我覺得很好,但是我這裡也有一份規劃,大家也看看吧。”
說著,林衍也開始給大家分發資料,英文為主,中文備注的一份規劃。
“這是董事先生花了很久的時間列的醫院發展規劃,我來給諸位做介紹吧。”林衍隨即站起身,用中文做著介紹,翻譯員則是做著同聲翻譯。
眾人驚訝了一番,但還是認真的看了起來。
“關於新大樓的規劃,董事先生認為其中一棟是可以作為急診救護中心,而急診救護中心,則包含了急診診室、急診治療室、急診手術室、急診藥房與急診救護中心病房,另設運動康複科與中醫康複科,還有示教室與訓練室。”
“如此一來,急症病人可以在急診救護中心完成所有的治療與後續康複以及功能鍛煉等。”
“另一棟大樓可作為外科門診大樓以及外科部分病房,外科將分為骨科、普通外科,包含各科診室、手術室、外科治療室”
“同時在外科大樓裡劃出一部分場地,以外包的形式增設中醫館一座,自負盈虧。”
“舊大樓,依舊作為內科大樓,包含內科門診與內科病房以及藥房。”
半個小時後,林衍講完了規劃的部分,接著又道,“關於教學方麵,董事先生這邊會建議與其他醫院進行聯合培養,具體培養形式,可以再詳細討論,當然,規模上以及質量上,肯定是會符合學院的規定。”
在座的董事,包括伯恩,都是皺起了眉頭。
董事們雖然認可其中很多部分,但是對於增設中醫館的部分卻是耿耿於懷。而伯恩,是突然覺得這位神秘董事,該不會是幫江來站台來的吧?
雖說中醫館的增設是自負盈虧,也就是說,租一部分場地而已,但若是同意,一家現代化的西醫醫院裡,增設中醫館這就等同於是認同了華夏的中醫,這個舉動帶來的影響,可不是一兩天就能說完的。
“既然是董事先生的提議”漢特本想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要怎麼說。
說起來,這位董事的規劃提議,其實比伯恩的要詳細許多,特彆是對於急診救護中心與外科大樓部分的,還整理了一套診療流程,以方便患者就診。
隻是,增設中醫館他實在是沒有辦法同意。
“我知道諸位先生如今不說話,是顧慮中醫館的事情。”林衍見眾人沒有什麼聲音,便繼續道,“但是,我隻想告訴諸位,中醫,是無法被取締的。我華夏四萬萬百姓,數千年來行的便是中醫,哪怕西醫再推廣,中醫始終是有受眾的。”
“同仁雖是教會醫院,諸位董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商人,醫院資金方麵,靠的多是上邊的撥款以及各界的捐助,不算充裕。但是,外包形式開一座中醫館,讓它用交租子的形式,不是能更快的縮短醫院的盈利周期嗎?”
“同時,中醫館的病人若真是需要手術或者西醫治療的,也能向其他科室引流。”
“我覺得,對於同仁來說,這是百利的事情,若說弊處,也就是些輿論而已。”
“但是,現在的同仁懼怕輿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