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要建一座中醫館,不,是外包一座中醫館這事兒還算是機密,雖然瞞不過一些有心人,但是在座的幾位中醫除林衍外,的確是不知道的。
而這幾位能被邀請來,除了大後天要參加同仁的研討會,更是林衍認證的相關專業的醫者。在林衍自己一拍大腿的這個時候,其他幾人自然是被江來的話震驚了。
“同仁要建中醫館?!”
“這可不興騙人的啊!”
“當真?”
對著三位前輩的問題,江來點頭,“當真。”
林衍嘿嘿笑著,“是真的真的,所以在我和江來的計劃中,你們三位呢,是我想要邀請的合夥人。”
“怎麼個合作法?”對於在洋人的醫院裡開一座中醫館這事兒,顧壽卿還是很有興趣的。
三十年前,聖瑪利亞剛成立的時候,丁甘仁醫生贏了西醫一事兒,他還是相當推崇的,覺得自己若是在那個時候,也該有丁醫生的霸氣。
沒有想到,三十年後倒是有了這樣的機會。
“不錯,怎麼個合作的法子?”祁昭獻也是緊接著問。
至於孫芝芳,眼神已經代表了一切。
“我們四人合力租下同仁醫院的部分場地,開設中醫館,並且,要在一年內給同仁增加至少50的病人。”林衍笑著答。
“租金幾何?如何支付?”
“場地多大?”
“中醫館怎麼命名?”
一旁,江來看著三人都是忍不住向林衍問著問題,內心總算是安穩了一些,其實他還是挺怕這個時代的中醫們不願意和西醫去合作的。
在江來看來,這是合作但在其他人看來,這是給了他們一個舞台要和洋人醫生一比高下。要真是能在洋人醫院開中醫館,那絕對是足夠寫上曆史的事兒,夠他們這輩子挑戰的了。
“這些,你們還是問同仁的副院長吧。”林衍將目光轉向江來。
“副院長?”顧壽卿一愣。
“好像是,江醫生的名頭可不少啊。”孫芝芳哈哈大笑,“如何,江副院長?”
“原來如此!”祁昭獻也笑了,合著,這一切都是這位一手推動啊!能推動這些,能力不小,或者說,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少。
江來無奈笑著,便答,“初步來說,約莫四百平大小,是一幢新大樓的一整層,租金的話,一年8000元,一年一交,不過,需要一部分押金。”
在1937年,一塊錢的購買力還是很不錯的,這個價格,已經不低了,但同樣的,其實也不算高,畢竟這是一家醫院,就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家醫院外包場地這個先例。
“一年8000?”顧壽卿算了算,這樣下來,他們四人平均也就是一年2000元,出得起,但也得拿出一大部分流動資金了。
祁昭獻則是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盤算著。
孫芝芳倒是不覺得這個價格貴,甚至還有其他想法,“如果我出3000一年,我的場地,是不是能大一點兒?”
林衍:???他怎麼覺得,孫芝芳是要擠他的場子?
江來聽著這位孫大夫的話,一陣錯愕好像,也可以這樣算啊,“同仁這邊給各位的場地大小是固定的,畢竟場地我們還有其他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