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這邊的官員明麵上倒是客氣,幾乎沒怎麼提林家祖父的事,反而問了很多其它的事。
但都和科考有關。
還把林文康當時參考前填報的個人信息反複查驗。甚至還調查了和林文康相互保結的其他幾人,以及認保的稟生。
林文康心裡清楚,禮部也知道這事不好辦。
但現在鬨得太凶,如果不處理他,外頭那些鬨事的學子肯定平息不了。
但真以祖父有案底的理由處理他,即便現在把這事擺平,此後也會麻煩不斷。
而且,這些都將是禮部的事。白尚書肯定不想去捅這個蜂窩。
但這事終究還得有個結果。
林文康也看明白了禮部這些官員的應對策略,應該還是要定罪。
但卻不想以他祖父的案底來定罪,而是想找個其它的理由,剝奪了他的功名。
這樣,既可以給那些普通學子有個交代,又避免了後續的麻煩。
他既然看出了禮部的想法,自然不會讓他們抓住什麼。
所以,禮部這邊雖然反複找茬,但除了祖父的那個案底,卻始終沒找出個眉目。
當天晚上,林文傑沒有回伯府用飯。
他在京城最大的酒樓訂了個包間,宴請了兩位刑部的官員。
林文傑現在頗得太子的信賴,而刑部是餘閣老掌管,太子妃出自餘家。
所以,刑部的官員,隻要還沒到侍郎那個級彆的,但凡有點腦子,也不會完全不給林文傑麵子。
林文傑請的這兩位,官職不高,但正好是掌管刑部資料的。
兩人酒足飯飽之後,林文傑送人上馬車的時候,又悄悄地各塞了一張銀票。
此後的幾天,禮部和林文康都拿出了“拖”字訣。
江世傑在設計林文康的時候,也預判過林家可能的應對方式。
但現在林家一味拖著,反而和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於是,他決定給這事再添一把火。
很快,就有人在學子中散播,朝廷很可能會包庇林文康。
這事,江世傑是讓李承昊的人幫忙散播的。他的本意是讓那些學子更加憤怒,然後給禮部施壓。
但李承昊的想法又不一樣,這不是給太子潑臟水的大好機會嗎?
所以,這事傳著傳著,就變了樣。變成了朝廷要包庇林文康,因為林文康的大哥永寧伯,是詹士府的官員,那就是太子的嫡係。
換句話說,林文康的後台是太子。你們這些窮書生鬥得過太子嗎?
李承昊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在普通學子中敗壞太子的名聲。
江世傑知道後,對李承昊相當不滿。
他的目的是要斷了林文康的科舉路,但李承昊把太子牽扯進來,這事就小不了。
而且,這事皇上還盯著呢。
他平時隻敢悄悄在背後興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