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把涼王一家這些年鎮守雍涼這種苦寒之地,如何任勞任怨的事拿出來宣揚。
其它地方如何,林雲珠不知曉。
但至少在京城,涼王被塑造成了一個忠君愛國,不求回報的大英雄。
和這個聲音相呼應的,是皇上對涼王的忌憚。
即便涼王將世子留在京城做質子,皇上依舊不放心。
針對皇上的流言還包括了,建國後,涼王在外征戰,那時身為太子的皇上卻在京城大肆選妃,拉攏世家,甚至為了一點錢財就對前朝那些舊臣的過往不予追究。
皇上被塑造成了一個不問國事,貪財好色,忌憚兄弟的昏君。
這個時候,還能在京城造謠,林雲珠不得不感歎涼王的手段。
這些年,不知道在京城安插了多少人?
而且,從這些流言來看,涼王這次起事,很可能還是會打著“清君側”的口號。
而且,涼王針對世家和勳貴,明顯是想要獲取老百姓的支持。
這也是一個善於俘獲人心的主兒。
但這次,皇上沒有再繼續和涼王打輿論戰。
這些流言傳出來沒兩天,皇上直接派了錦衣衛的人出動。凡是妄議皇上和涼王的,全部抓起來,按敵國奸細處置。
理由是挑撥皇上和涼王的兄弟關係,得利的隻能是敵國。
緊接著,各大茶樓就有說書的開始講戎國。
戎國這種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屬於部落聯盟,其實不算很牢靠。
他們主要還是看天吃飯。
若氣候不好的時候,時常會在大乾邊境搶掠一番。
真正能把幾個部落的人全部組織到一起,齊心攻略彆國,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所以,戎國的大兵壓境有水分。
再說了,這種機密怎麼可能在民間傳揚?
於是就有人提醒那些妄議的人,彆被有心人牽著鼻子走,小心被連累。
如此,京城這一波流言才算是被壓下來。
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