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水晶工廠(1 / 2)

按照塞繆爾的意思,鋼鐵廠最理想的建廠地當屬伯明翰,這兒是瓦特發明蒸汽機的地方,是英國除倫敦外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最重要的重工業城市。它還有一個很不光彩的江湖大號煤都。與霧都遙相呼應。唐寧很不喜歡這樣的地方,霧都已經讓他受夠了,再去煤都發展,真是雪上加霜。他意屬新發現了鐵礦的米德爾斯堡,看了看地圖,離倫敦遙遙250英裡,是伯明翰的兩倍,還是算了,向瓦特致敬吧,不要挑戰整個伯明翰的工業實力了。

當然了,他會選擇伯明翰的遠郊,靠近倫敦一側。

這個時候,還沒有多少人能明白唐寧的鋼鐵大王野心。整個英國的年鐵產量約為200萬噸,40%出口,而鋼產量可以忽略。唐寧準備建造的是一家巨無霸鋼鐵廠,不僅滿足整個英國的需求,還要大量出口。毫無疑問,鐵廠基本上要團滅,工人廠長,全部吞沒進我大英國鋼鐵公司的大肚子裡。

唐寧在他的思陀園大圖書館裡規劃著這個初期10萬噸,中期100萬噸,最大時超過1000萬噸的產鋼怪獸。初期時,鋼價會在30英鎊一噸,此時的鋼廠年營業額就會達到300萬英鎊。中期時,鋼就會基本上取代鐵成為最重要的工業原料,而此時鋼價也會下降,估計年收入也會高達1500萬英鎊。他將會成為重工業霸主,如何保持低調將會是他最棘手的問題!

好吧,他會在鋼鐵公司走上正軌之後把總裁的位置讓給塞繆爾坐,自己做董事長隱於幕後。如此龐大的工廠計劃,光是買地就耗資10萬英鎊。而為了快速建造超大型的廠房,他請來了約瑟夫?帕克斯頓,這位是萬國工業博覽會的展館“水晶宮”的設計者,也是園林師。

水晶宮之所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是因為它的建造隻用了兩種材料——鐵和玻璃。大量使用玻璃不僅使展館晶瑩剔透,還能產生溫室效應,給展館內部供暖。這正是園林師的拿手好戲。熱帶莊稼一枝花,全靠玻璃溫室當家。使用鐵架使展館的建造十分快捷,廉價,這是正是帕克斯頓的方案之所以能夠勝出的重要因素。

博覽會的委員會於1850年1月成立,預計工期僅有一年多,當時委員會收到了245份設計,來自38個國家,有澳大利亞、荷蘭、比利時、漢諾威(未統一入德國)、瑞士、不倫瑞克(未統一入德國)、漢堡、法國等。有兩份設計不約而同采用了鐵和玻璃的方案受到讚揚。然而,這兩個方案都被拒了。原因是不劃算。邱園棕櫚房的聯合設計師特納估計很自信,被拒之後憤怒地糾纏了委員會好幾個月,他也不想想他那三十萬英鎊的巨額預算是多少,大獲成功的博覽會最後的收入也不過是十多萬英鎊。

最後階段,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設計,委員會自己出了方案,是磚設計,而且房頂使用的是著名橋梁、鐵路、輪船三料大工程師布魯內爾設計的鐵板。紮眼的鐵板屋頂設計顯然成了最大的敗筆,各大報章紛紛發文諷刺這醜陋的設計。

布魯內爾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師,創造性的解決了很多由來已久的工程學難題,使得建造地鐵成為可能,他還在1843年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鐵殼船大不列顛號,這是當時跨大西洋遠航最理想的載具。不過,他的審美沒有獲得倫敦市民的認同。委員會最終不得不再次擱置方案。

持久的爭吵引起了園林師帕克斯頓的注意,他也對設計展館有興趣了。他的最大特長是建造花園,是英國園藝界的大師。他為彆根海特公園做的設計直接影響了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更著名的作品是查特斯沃思莊園,在這個項目中,他廣泛地實驗了各種溫室的設計方案,發展出很多新式的模塊化的預製件,使用標準尺寸的玻璃板、膠合板、鑄鐵。

膠合板聽起來是一種廉價的低等材料,恨不得用來罵人“你們家才用膠合板,你們全家天天用膠合板!”但其實它是一種高科技的人造木材,就屬性上來說比原生木材更先進。原生的木材的紋理是一個方向的,所以海子麵朝大海喂馬劈柴的時候是把木頭豎起來劈,而空手道師父會告訴你劈開木板的秘密——順著木材的紋理。膠合板是把木材切成薄片之後將紋理錯開垂直疊放,用強力粘合劑接合,這種人造板材,不要說空手道大師要把自己的手劈折,連可怕的龍卷風都無法戳破它的堅韌防線。又因為薄片是從木頭上像沿著年輪一般卷下來的,小木材可以做成大板材,極大地增加了木材的可用度。最後一個好處是非致密性帶來的輕質地,像宜家這樣的高科技家俱企業所有的產品都使用人造板材。

在查特斯沃思莊園的“大溫室”中,帕克斯頓首次采用了“山與穀”形製的玻璃溫室,成就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平方英尺。後來,濤澆玻璃板技術的出現更使他有機會為皇家植物園的睡蓮房建造垂直懸在梁上的玻璃幕牆。他的出色溫室和園藝技術,使得原來在皇家植物園內生存不佳的睡蓮在轉移到查特斯沃思莊園之後煥發生機。

帕克斯頓與熱情的委員科爾會麵之後,在海德公園那被標記為博覽會會址的地方散了散步,於兩天後的6月11日赴米德蘭鐵路的一次會議途中完成了設計的初稿,在他的著名的粉色吸水紙上,他精巧的手藝和勤奮體現在了詳細的計劃中、計算和預算隻花了他不到兩周的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