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遮掩假裝一下也沒有,直接對著隱匿在秘竅各處,這次足有四五十尊數量的一網魔頭,慨歎道:
“諸位入我靈台便是客,隻望這回能予我些好運道。”
“畢竟我這元神也已接近飽足,不可再貪多了。”
話音剛落,陶潛也不等眾魔現身回答。
熟練到讓人心疼的,將靈音法印那一套流程直接來了一遍。
他的元神愈強,二者之威能也就愈強。
隻可惜,這些都無法改變運道、福緣。
畢竟不是誰都有那野韭妖“山九”那般詭異,躺著就能撿寶貝。
一如過去的數次,魔頭們對於交易毫無意見。
陶潛麵前,這回也就多了一團前所未有巨大的蠕動血肉,那些極度惡心的皮毛、獠牙、血水、肉瘤隨著光影與魔霧,還有大量混亂龐雜的文字、符號,同時映入陶潛眸中。
到了這個時刻,陶潛實際上已經有些認命了。
心底盤算,此番再無收獲。
那便啖了這群魔頭,自去煉其他護道法門便是。
就在陶潛隨性抽取時,他忽然發覺。
運道,似乎又回來了?
下一刻,隻聽那熟悉的“嗤啦”聲響起,這次竟是接連傳來了三道。
陶潛的手中,也便多出三樣承載著不同神通法門的異物。
分彆是一截很是粘稠又血糊糊的腸子,一枚慘白骨哨,以及一顆很是熟悉讓陶潛麵露喜色的尺長獠牙。
觸及瞬間,誌述、注釋紛紛浮現在腦海之中。
那腸子內承載的法門名為“陰魔抽腸法”,乃是一種極為狠毒的魔道神通,不過要習練也極為艱難,卻是先要對自己的腸子動手,過程中殘忍又痛苦,便是魔道中人也很難忍受,對於陶潛而言,自然更顯雞肋。
但後麵兩樣物事,以及其中承載著的法門,卻讓陶潛麵上忍不住露出喜色來。
先是那獠牙,不論是形態氣息,還是那熟悉的悸動感,都讓陶潛在觸發感知前便先一步猜出,內裡必又是那《秘魔舍身劍訣》中的一式。
結果,也的確如此。
“這一式新劍訣喚作‘蕩魔’,乃是舍身劍訣中最為怪異的一式,因這蕩魔劍意完完全全針對魔道中人,習練完成若拿去斬道佛修士,威能將小得可憐,可若是因感知到魔念而斬出,卻有著極端恐怖的威能。”
“傳言創下舍身劍訣的那位秘魔宗前輩,是一位極度狂傲的存在,創出斬仙一式又覺不夠,轉而又創出此式,意為吾既可斬仙,亦可蕩魔。”
“當年道佛圍剿秘魔宗,踏破山門時,曾有一些大能魔修想趁亂奪了秘魔宗的傳承,卻不想殘存的秘魔宗修士中正好有一位是修了舍身劍訣的,一邊與道佛大修士廝殺,一邊大笑著回身對趁火打劫的眾魔施放一劍,那日恢弘劍意橫掃大地,方圓千裡內的魔修皆遭了大難。”
“此式劍訣與那斬仙類似,若要施放,需先醞釀,日積月累,劍意藏身愈久,威能便愈加恐怖。”
“同樣的,落入我手,可豁免難度代價。”
這些意念閃過時,陶潛也毫不猶豫的雙手一拍,將這一式蕩魔劍訣學了。
湊齊第三式舍身劍訣,已讓陶潛欣喜不已。
隻是不成想,那首次見到的慘白骨哨,更是個不小的驚喜。
而且,內裡承載之法門,同樣來自於秘魔宗。
【誌名:諸天喚魔秘法(殘冊)。】
【誌類:異物。】
【誌述:此秘法出自魔道大冊《諸天秘魔經》,乃是喚字副冊中,三種召喚法之一,煉得此法後,可一念召來域外諸天之無儘魔頭,供其驅使,不拘是禦魔殺敵,與魔享樂,還是啖魔修行,皆無阻礙,隻是此為殘冊,僅餘喚魔之法,以及一冊萬魔名錄,卻無最為關鍵的控魔、禦魔、煉魔等等法門,更無消弭、降低代價的關鍵注釋。】
【注一:此秘法極易修成,縱使是天賦資質低劣之人也可憑此法將域外魔頭召來,隻是後續的控魔煉魔之關竅卻極為艱難,非大毅力者不可煉成,一旦招來天魔卻控製不住,修行者必遭反噬,橫死當場,是以此法亦是秘魔宗修士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
【注二:若有人修成全法,將立時擁有無雙戰力,當年大戰時,佛門大宗金剛寺一眾高僧喚來十萬護法金剛,欲直接踏平秘魔宗山門,卻遭十位修成此法的秘魔宗大修士所阻,他們共同施法,直接喚來百萬天魔,那日佛魔大戰,日月無輝。】
【注三:此法本是全冊,被秘魔宗刻意分割開來,隻將一份份喚魔法,藏於域外群魔的魔念之中,關鍵法門則匿於他處,非秘魔真傳不可取。】
【注四:可豁免魔頭反噬,但限於同等階天魔,且有數量限製。】
……
初始看清楚這“喚魔秘法”的效用時,陶潛眼中幾乎都要放出亮光來。
直至看到後續注釋:最關鍵的法門,不論是控魔禦魔等等,還是消弭降低代價的注釋,全部缺失。
儘管第四條注釋稍作安慰,但陶潛還是感覺到一盆冷水潑下來。
同時那第三條注釋,則是完全驗證了陶潛之前的猜測:
“秘魔宗除了向修行界散播法門外,還留了一條後路,隨時準備卷土重來?”
ps:狀態有些不佳,求大家賞些月票激勵一下,胖魚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