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2 / 2)

嘩啦!

錢塘江壯麗,奔湧如雷霆

聲聲入耳,震天動地

啪~

一朵浪花濺起,王騰背對孟奇道“大勢如江,一往無前,你若入內,當如何?”

孟奇盯著波濤雲起的錢塘江,細細品味著王騰的話語,神色肅然道“大勢雖如江,但某心亦如刀,劈風斬浪,亦可逆流而上!”

“人如其刀,不愧是莽金剛。”王騰合掌而笑,驟然回首看向孟奇

此刻,他的眼中無窮歲月環繞,周身卻有森寒到極致的冰魄之光閃耀,流淌地仙氣機

曹家的冰魄地仙遺蛻?

道長的真身不在此?

不待孟奇心中疑惑,王騰手中赫然多出了一柄長刀,一口波光粼粼的長刀!

彼岸絕世神兵,莫測第一的光陰刀!

複蘇到了地仙層次的光陰刀

“他人諫言雖有助,但,太緩!太遲!我不欲此,唯有一刀,便送你一刀,紛紛擾擾皆斬去。”王騰目光深沉,似聯通向九重天最深處

光陰刀顫鳴,像是整條歲月長河的凝固顯化,轟然向著孟奇斬落

嘩啦~

粼粼波光倒映古今,玉皇山頂頓時變得幽暗如同深海。

四周黏黏稠稠,沒什麼破壞力,但一切都開始變得飛快,外界時空不再一致,孟奇身周虛幻長河若隱若現,水聲相激,感受到了時光流逝速度與之前的不一致

隻有一道聲音回蕩耳畔:

“一夜十年,助你立地成仙!”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

江東祖宅,王思遠默然不語,望著身前一上一下的算籌卦象,幽幽一歎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潛龍勿用啊;太早,太早,十死無生。”他目光中倒映出孟奇的身影,像是有一道道細密的線將他纏住,難以掙脫,如同木偶般按著既定的軌跡起舞

此際,祖宅門戶被推開,傳予孟奇消息的侍女緩緩走入,她按照王思遠的吩咐,告訴孟奇公子不在,並傳遞出了十死無生的卦象

“公子。”她上前,目光定定望著那醒目的卦象

初九,潛龍勿用

為時太早,十死無生

“他有什麼反應?”王思遠並不回首,隻是略顯蕭瑟的搖了搖頭,準備收起算籌

侍女搖搖頭道“他似有所悟,收下信紙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走了?

王思遠神色不變,狂刀蘇孟不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但還是太早了

大人物選擇收網,再怎麼掙紮,都是十死無生

他指節緩緩落下,望著那愈發臨近的卦象,似乎已然看到了狂刀的結局

但,在指節即將觸碰到算籌的一瞬間,侍女的一聲輕咦打斷了他

“不過,看他的方向,似乎是去往了玉皇山。”

玉皇山?

王思遠目光一凝

就在玉皇山三字脫口之際

沒來由的,一股由北而來的春風一拂而過,充斥著勃勃生機

啪!

一聲脆響

卻宛如平地驚雷般炸響在王思遠與侍女的心中

兩人回首望去,在那股洋溢著生機的春風吹拂下,那兩枚算籌中象征著爻在下的一枚赫然翻過了麵,帶起了方才的脆響

兩卦,皆在上!

兩卦,皆為乾!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何為乾?

上卦下卦都是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線生機,破局在己!”王思遠瞳孔急劇收縮,忽地想起了侍女的話語

他去了玉皇山?

蘇孟去了玉皇山?

清餘!

玉皇天帝!

蒼天無量,隻有天意才能對抗天意,是他?!

···

靈山

山峰不高,沉重厚實,頂部有根閃爍著七彩光芒的菩提樹枝。通體晶瑩剔透,分有九根枝椏,有枯有榮,有虛幻有真實,充滿了大清淨、大智慧、大光明、大自在、大極樂的感覺。

這根菩薩樹枝插在峰頂,光芒時隱時現,仿佛流水澆灌著封印!

在金箍棒和“五指山”的中央,有道人影背對著諸佛,遙望世間

他冷冷看著青蓮花開花落。身形熟悉,氣質淡漠,穿著露著一邊肩膀的暗金袈裟。

雖隱有超然之感,但卻呈現出一道若有似無的虛影,這是一座充塞滿了整個過去未來的黑色身軀,九頭二十六麵,麵麵表情不同,或忿怒,或痛恨,或冷酷,儘顯不同的負麵情緒。

這尊身軀腳踏黑色蓮花,長有二十四臂,握著白骨念珠、人皮木魚、漆黑火焰、恐怖混沌等物,整體沒有比例,不對稱,極儘混亂瘋狂之能事,就像是世間大恐怖、大毀滅、大沉淪、大瘋狂的具現。

但此時,一條莫名的因果之線顫動,像是搖落歲月的塵埃,引起了他的注意

魔佛阿難眼中逆萬字佛凸顯,看向心靈大海各處,終於看到了幾條若有似無的聯係。

他愣了愣。突然怒吼道:

“天帝!!!”

轟隆!一道道雷霆炸開,宇宙生滅,照亮一隅。

周圍一朵朵青蓮開落不休,一道道雷霆閃現又消失,似若有,似若無

···

“昔年最‘忠誠’的部下,九天雷神;亦是佛祖弟子阿難尊者;更是亂動天下的魔佛;當然,你還有一個最古老的名諱。”

九重天最上層,天帝禦座之上,王騰的身影被團團仙光籠罩,隻表露出一雙幽暗淡漠的眸子

此刻,他好似能望穿靈山,直達那位昔年的‘老部下’

“昊天”

轟隆!

驚雷響,九天齊動,天帝禦座顯得幽幽暗暗,一時不明屹立過去,還是未來

“魔主打上天庭之事,竊取輪回印之事,斷卻天帝後手之事,我們間的恩怨,可半點不少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