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看似最渺小,卻讓旁觀者本能地看向祂,仿佛是一切法的根源,是佛門所有真意的凝聚。
低沉佛唱之聲回蕩於天地間,所有的其餘波動皆是消失無蹤
“接引佛祖好雅興,可若要談起因果,不該是菩提古佛前來嗎?”王騰不鹹不淡的回應,無有驚慌,無有意外,一切念頭都沉浮在時光與命運的長河中,讓阿彌陀佛無法感受
此際,那佛祖留下的苦行僧烙印不言不語,甚至都沒有看向兩人,隻是按照曆史的進程行動,緩緩建造著青灰石廟
“末劫將至,我亦有普渡眾生之念,奈何大勢衰頹,未必如願,隻好前來觀摩佛祖所留,說不得也能窺出些什麼。”那丈六金身緩緩開口,並不咄咄逼人,很平和
王騰不語,隻是觀望著佛祖鑄廟,一舉一動自有獨特韻味
阿彌陀佛見祂如此,也不意外,隻是自顧自的開口道“道友有一統九幽九天之誌,非過往天帝所能比,但亦有一人與道友頗為相像,所行之舉亦是類似,隻可惜祂乃是借著當時獨特的環境,到最後也不曾真正完成。”
相似之人?
王騰念頭轉動,心海中浮現了一個名諱,久遠更在玄天上帝,東皇太一,昊天上帝之前的名諱
“黃老君!”祂輕聲開口,道出了這一塵封太古的名諱,讓阿彌陀佛都有些意外
“玉帝果然見識廣博,正是黃老君。”阿彌陀佛頷首而笑
在昊天上帝之前那個紀元,仙界與九幽不分,混一於真實界,人、神、鬼、魔、妖、仙雜處,彼時的五方天帝之首就是黃老君
而黃老君降生之時有大道之樹伴生而顯,疑似道尊心血凝聚,彼時,真實界是仙界,也是九幽,天地昏暗,如同陰土,仙妖鬼魔橫行,而中央立有大道之樹,呈桃樹狀,能吞噬大道,長出對應樹葉,化為執掌此類權柄的天神,因此鬼神辟易,畏懼非常,是黃老君成道之物
在世間,東皇太一又被稱為“中黃太一”,中黃者,中央天帝黃老君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天帝,也難逃紀元終結之危。”王騰心中念頭泛起,祂比阿彌陀佛所想的,知曉的更多
在那個紀元終結時,身為紀元象征的天帝黃老君也難免隕落,自祂的遺蛻內誕生了天道怪物,而一點殘缺靈光轉生下個紀元,化作了東皇太一,等到祂登臨彼岸,道尊從此超脫
當時大道之樹隨著黃老君隕落而凋零,留下了兩株幼苗,一株莫名不見,後來被道尊賜予了真武大帝,目前在孟奇手中
另一株跟著祂殘缺靈光轉生,敗亡於昊天上帝手後,落到了祂手中,被種植於東海儘頭,成為今日的扶桑古樹
正常而言,一個紀元開始,天地間會自然有類似建木的事物誕生,支撐起仙域九幽、諸天萬界,等到紀元快終結時,類似建木的事物便會汲取天地間種種大道,結出一枚果實,然後枯萎崩塌自身,帶來一個時代的毀滅,這枚果實或許便是下個紀元類似建木之物的源泉。
“而上一紀元的果實,為佛祖所得,讓祂成為了道尊之後的第二位超脫者,道果般的不可思量之存在。”阿彌陀佛言至此,突兀的歎了一口氣
轉向那青灰石廟道“故而我來此一遭,欲入佛祖所留的淨土中一觀,卻不曾想如來淨土已是悉數落入了玉帝手中。”
王騰聞言神色不變,心靈大海內卻是有著念頭起伏,阿彌陀佛似乎意有所指,如來佛祖留在九幽的淨土,莫非還有什麼不為所知的作用?
祂想到了自家的菩提正覺聖佛化身,吸納了十方如來淨土,似乎也產生了某種莫名的變化
但與道果有關之物,一說就錯一想就謬,就是身為最古老者的阿彌陀佛判斷也不一定就正確了
“天留一線生機,故而道尊布置了大道之樹,為徹底破滅後的下個紀元種植希望;貧僧以為,同為道果的佛祖必然也留下了此類法門,並留存九幽淨土中,既然被玉帝得了,那便是承載了我佛門未來的希望
於情於理,貧僧也該做出些什麼才是。”阿彌陀佛微微一笑,讓王騰有些摸不透祂在想些什麼,找上門來真的是為了如來淨土?為了與祂說上這麼一席話?
這背後的意味,似乎也有些模糊起來
“佛祖以為如何。”祂收束念頭,以漠然平和姿態相對
阿彌陀佛也不多言,隻是將另一手攤開,顯露出一方巨大的古老淨土
琉璃光轉,淨土浩瀚,一眼望去,虛空仿佛被朵朵婆羅花占滿,但皆是凋零,金色黯淡,依稀能見昔日盛景。
在這片淨土中央,沒有常見的須彌山,隻得一座十二品金色蓮台,瓣瓣盛況,流轉微光,仿佛琉璃所鑄,其上卻是空空如也,似乎曾經盤坐著某一尊古老佛陀
“此乃昔年地藏王菩薩的佛國淨土,本命之物,本該隨著歲月而逝去;然貧僧不忍,便出手挽留,時至今日,它也該去它因有之地了。”
阿彌陀佛微微一笑,掌指一送,這地藏王菩薩淨土便漂浮到了王騰身前,旋即祂雙掌合十行了一禮,便逐漸淡去,消失在了這一處時間節點
“地藏王菩薩的淨土,與地府印證之物嗎。”王騰目光微微閃動
在這淨土出現之時,高天既無清氣流淌,也無赤霞綻放,顯然在未來中此物並未引發些什麼,阿彌陀佛此舉似乎也並未有什麼疑點
“但這太過自然,就是最大的異常。”王騰留了個心眼,以東皇鐘將之鎮壓後收入了體內諸天,同樣超脫而出,離開了這處時間節點,回到了當世
而就在祂們兩人離開後,那靜靜鑄造著青石古廟的佛祖烙印卻是猛地一頓,回眸望向了王騰原先所在之地
清苦的麵龐霎時轉變,大嘴張開,露出了四十顆佛牙,貪婪的吞噬者地藏王淨土的氣息。
與此同時,當世節點
西方極樂世界內,金色巨佛望向了那端坐蓮台之上的純白佛陀,淡淡一笑道“道友雖偏激,但並非毫無理智,應當明白貧僧的意願;而你的意願,貧僧也恰好知曉。”
祂大手一番,掌指間焉然端坐著一尊寶相莊嚴,慈悲憐憫的菩薩,雙手各持蓮花與寶珠,四周則升騰著不同的佛門之相,對應渡化諸天萬界、輪回六道之事,合稱地藏十王身。
可惜的是,這尊菩薩生機斷絕已久,體表殘留著絲絲死意與汙穢黑氣,滿是墮落之感。
地藏王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