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世聞言,神色稍緩,放下手中的玉佩,微微欠身。
“二位客氣了,不過是一些牢騷之語,何足掛齒。請坐。”
三人圍桌而坐,周倚橋和許涵暢開始有意無意地引導話題,卻始終打探不到趙鼎世對宗門不滿的真正原因。
日漸西沉,兩人見沒有進展,也不願意打草驚蛇,便適時地起身告辭離去。
離開了趙鼎世的視線之後,周倚橋與許涵暢並沒有直接返回青寂夢等人的住處,而是找了個僻靜的地方,繼續討論著關於趙鼎世的事情。
“趙鼎世此人,雖然能夠明顯看出對宗門和淩霄宮有著諸多不滿,但似乎並不願意輕易向外人吐露心聲啊。”
周倚橋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
許涵暢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抹深思。
“的確,人心隔肚皮,尤其是在這複雜的修真界中。”
“不過,越是難以捉摸,便越說明他心中藏著重要的秘密或是深沉的打算。”
“我們不能操之過急,需得找到更加恰當的時機和方式,才能撬開他的口。”
兩人商議片刻,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僅僅依賴直接的交談,而是要通過更多的觀察和間接的接觸,來逐步建立信任,進而深入了解趙鼎世的內心世界。
接下來的日子裡,周倚橋和許涵暢不僅在茶肆中保持對趙鼎世的關注,還通過多方打聽,搜集關於趙鼎世的背景資料、性格特點以及他與宗門內其他重要人物的關係。
同時,他們也適時地在趙鼎世出現的地方留下一些線索或暗示,比如讓一些稚童傳唱一些有關宗門改革、反抗淩霄宮的童謠,以此試探趙鼎世的反應。
終於,在一次深夜的偶遇中,趙鼎世主動找到了周倚橋和許涵暢。
那時的他獨自一人,於月光下在周倚橋二人臨時租借的一處住所前徘徊,神色凝重,似乎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
周倚橋與許涵暢對視一眼,心中暗自揣測,卻也不動聲色,緩緩走出,以儘量平和的姿態迎上前去。
“趙兄深夜造訪,可是有要事相商?”
周倚橋輕聲問道,話語中的關切恰到好處。
趙鼎世抬頭,目光深邃地望了兩人一眼,最終竟是開門見山的開口說道。
“二位,這幾日我觀你們行蹤,似乎對宗門之事頗有興趣。”
他的聲音低沉,語氣中流露著一絲明顯的疲憊之意。
周倚橋和許涵暢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由許涵暢開口回應。
“趙長老言重了,我們隻是遊曆至此,對修真界的種種都感到好奇罷了。”
“不過,若長老有心事,不妨說來聽聽,或許我們能提供一些幫助。”
兩人將趙鼎世迎入屋內,焚香煮酒,招待趙鼎世入座,如同老友一般,很是客氣。
趙鼎世緩緩坐下,目光在燭光下忽明忽暗,他輕歎一口氣,似乎卸下了長久以來的防備與偽裝。
他又一次拿出了那枚時常帶在身邊的褪色玉佩,輕輕摩挲著邊緣,眼中閃爍著一抹溫柔又複雜的情緒。
“這枚玉佩乃是當年和我一同拜入靈劍宗的師姐贈與我的。”
趙鼎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的眼神透過燭光,似乎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夢想和熱血的年代。
“我的師姐,她天賦卓越,心性純良,是靈劍宗百年難遇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