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的時間很快過去,祭天的地址被放在了大慶殿,此處是宋朝皇宮的正殿,也是舉行大典之地。
不過,此次祭天,天門的道人要求修建一座高台,所以要拆掉大慶殿。
這一行為,對於朝廷而言,無疑有些過分。但趙佶依然答應了此事,這讓朝廷的人更加失望。隻是,連敢於發聲的儒生都被驅逐了,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唯唯諾諾之輩,也無人敢站出來反對。
祭天的高台是一座直徑為九十九丈的高台,高有五十丈,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個大工程,便是調動幾千民工,也要修建一年以上。
隻是,天門內儘皆是修道者。艮山司的司主,也就是曾經耕山道派的掌門荀純彥親自出手,以搬山術拉扯土石,隻花了一刻鐘的時間,便讓一座祭台自地底長了出來。
見到這一幕的普通人,紛紛驚駭。這才是仙人手段啊,他們這些普通人又如何能夠匹敵?
這樣的想法,就如同一顆種子般,在不少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祭天的日子,是宣和元年的九月二十八號。
到了這個時候,天氣已經開始轉涼了。但是,今日溫度卻出奇的回升了不少,陽光朗照,微風和煦,明明已經是深秋,卻給人一種春日般的盎然之感。
整個汴梁城內遍布了大量的禁軍,扼守住各個要道。朝廷擔心在這一日會有人鬨事,必須要嚴防死守。
而在靠近祭台的地方,則被天門的弟子接管,連朝廷的軍隊都不得靠近。
趙佶頭戴冕旒,身披玄色龍袍,由幾個太監捧著下擺,整個人看上去頗有些威武不凡的架勢。
隻是他蒼白臉上的青黑色出賣了他。
“皇上,時辰到了。”洪貴疇小聲的開口說道,趙佶點了點頭,邁著緩慢的步伐,朝著祭台的方向而去。
在距離高台不遠的一座樓上,青鸞等人正肅穆的看著趙佶,免得出了什麼差錯。
此次祭天對於天門眾人的意義也是重大,因為王曜景傳來了訊息,他將借用此次祭天的機會,以己身代替天命,執掌整個大宋的國運。
屆時,他借助一國之力,實力會迅速的擴張。然後再繼續的吞掉周邊的國家,將原本破碎的天命全部吸收掉,從此王曜景就成為新的天命,與天地同壽。
這個想法不可謂不大膽,可一旦成功,其好處也是巨大的。
在得知了王曜景這個計劃的時候,青鸞等人也牢牢記在了心上。連師父都如此看重此事,那就決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
趙佶被幾個太監簇擁著,而在不遠的地方,一眾天門弟子緊隨其後,每個人都神色肅穆。
“維帝繼天立極,垂統保民;百王相承,萬世永賴。欽承祖訓,嗣守秦邦……”趙佶的手中打開了一份詔書,他的聲音緩慢而堅定,開始宣讀了起來。
祭台高達五十丈,趙佶等人佇立其上,顯得極為渺小。他的聲音郎朗,卻在祭台的加持之下,被放大了十數倍,悠悠的傳了出去。
隨著他的念誦,一層層厚實的雲層,開始再上空彙聚。隱約之間,能看到龐大的真龍在遊動著。大宋的國運並沒有消失,隻是潛藏了而已。如今隨著趙佶的誦讀,竟然起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