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李璟的能力,給他十萬大軍,一樣不是周軍的對手,當年唐國國力巔峰的時候,都不是周朝對手,更何況現在?
“好了,我已經決定禦駕親征,柴榮被契丹牽扯住,正是我們收付故地的最好時候。”王曜景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終於向眾人宣布了這個消息。
滿朝文武頓時大驚,這也太兒戲了,就算不想還政給太上皇,那也想著怎麼逃跑才對吧,就這一萬人的軍隊,怎麼跟大周硬拚?
但王曜景卻不給眾人反對的機會,直接退朝,留下一眾文武大臣在殿內麵麵相覷。
……
王曜景說要禦駕親征,並非是說說而已,在第二日,他就命人準備披掛,前往了長江大營。
周軍調兵的速度很快,因為他們一直就在江中訓練水軍,楚州、揚州等地皆有駐軍,此刻正好順風順水,沿著河道一路南下,隻用了幾天,附近的軍隊都到了揚州附近。
不得不說,李璟此人比起他的父親李昪相差的實在太遠,金陵身為國都,軍備依舊廢弛。或許是因為柴榮給他的壓力太大了,他甚至都有幾分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除卻神武、龍武兩大禁軍之外,其餘的士兵大多都是老弱,兵器衣甲也都破舊不堪,這樣的軍隊能打仗,就是打死王曜景也不信。
“徐德壽,你說我們獲勝的機會能有幾成?”王曜景傳了一身的玄甲,以皮革和金屬編織而成,極度堅韌。他望著麵前浩渺的江水,對著身邊的徐德壽問道。
自從陳雲死了,徐德壽便做了神武禁軍的統領。
“陛下乃天子,有天地運道加持,自然戰無不勝!”比起不太會說話的陳雲,徐德壽很明顯要更會看人臉色。
更何況,他也見識過王曜景的詭異能力,對於皇上真的很有信心。
“說得好,既然如此,你就隨我一同渡江,往北麵而去。”王曜景一排身前的欄杆,開口說道。
徐德壽眼皮子跳了幾下,重重一點頭。
前往江北雖然有危險,但富貴險中求,若是能與皇帝一同出生入死,他說不定也能封侯拜相,建立一番功業。
唐國地處南方,本身就擅長水戰,各類大型樓船數量眾多,隻用了半天時間,便調撥了數百艘大船。
“徐德壽,點齊最大的一百艘船,五千禁軍外加五千鎮軍,全部上船,隨我北渡。”王曜景從來都是果決的性子,既然大周來襲,那他就先下手為強,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
他這一戰若是獲勝,必能威望大增。屆時,那些留在南方的藩鎮又有什麼膽子與自己對抗,他便能借此將軍隊力量收回,把大唐凝聚成一塊。
“皇上……”皇帝禦駕親征就算了,竟然還準備親自率兵向北,這不是瞎胡鬨嗎。朝中的群臣再一次的跪倒在地,以逸待勞說不定還能借助地利,可主動殺上門去,這真是自己找死啊。
有不少人已經開始準備後路,一旦傳來皇帝戰死的消息,他們就立刻迎回太上皇,往洪州逃亡。以太上皇舊年的威望,還能聚攏舊部,讓大周不敢進一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