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西摩爾(1 / 2)

() 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

他是英國遠征軍的元帥,說起來,他跟這個古老的土地之間的糾葛頗深。他出生在1840年,恰逢第一次鴉片戰爭。

他十七歲的時候,參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如今,剛過了六十歲的他,以元帥的身份率領著英軍再次踏入了這片地域。他原本是聯軍主帥,隻是在廊坊吃了敗仗,主帥之位才交給了德國統帥瓦德西特。

從一百多年前開始,英國便正式的開始了稱霸之路。在前幾十年,更是如日中天,全球擁有著廣大的殖民地。

他正是出生於那樣一個鼎盛的年代,所以,他的一生都在為維護大英帝國的光輝而奮鬥。可從十幾年前開始,英帝國的霸權地位遭到了挑戰。

工業革命開始了,德國在崛起,美國也在壯大,甚至在五年前,美國的經濟總量首次超過了英國,這讓不少英國的當權者感到震驚和羞恥。

如果是美國的崛起讓他們覺得恥辱,那麼德國的崛起,則讓他們感受到了危機。

德國的鐵血宰相脾斯麥讓德國重新歸於統一,並打下了一個堅定的現代化國家基礎。這個距離英倫半島咫尺之遙的國家,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前進。

所以,西摩爾對於此次聯軍統帥位置被奪走的事情耿耿於懷,他甚至將其上升到了國恥的地步。他無時不刻不在思慮著奪回統帥的事情,但瓦德西特一向有“狐狸”之稱,做事滴水不漏,又怎麼會被他輕易的找到把柄。

但現在,西摩爾卻在慶幸。這頭魔鬼太強大了,迄今為止,他們這邊的傷亡已經近千,這是什麼概念?他前些日子的廊坊之敗,也不過才死了六十幾個人,受傷人數不足三百。

相比起今天的損失,他的失敗也並不是那麼刺眼了。

可以預見,此次戰役之後,瓦德西特將會遭受怎樣的問責。甚至於,這會大大影響德國與其他國家的國際關係,損失最大的俄國和日本,絕對不會就此事罷休。

如此看來,這對於英國也是好事。德國的力量被削弱,英帝國才能高枕無憂。

西摩爾心中轉過了萬千念頭,但他卻沒有發現,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軍隊忽然開始騷亂了起來。撤退的隊形變得東倒西歪,不停地有士兵倒地。

“魔鬼過來了!”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聲,英軍的隊伍變得更加混亂。

西摩爾陡然警醒,他瞪大眼睛,朝著混亂的地方看去。但人潮如水,他被無數的士兵簇擁著,根本就看不到遠處的情況。

“西摩爾元帥,我們需要趕緊離開。”他身邊的將領大聲的說道,相比起普通士兵的性命,這些將領的安全才是第一重要的。

西摩爾點了點頭,在身旁眾人的護衛之下,快速離開。雖然他一直都有舍身報國覺悟,但絕對不願意白白犧牲在這裡。

這沒有任何意義,不僅不會為他和他的家族帶來榮耀,甚至還會變成一個恥辱。

但是,英軍崩潰的速度遠超過了他的預料。一個接著一個的士兵被殺死,但更多的人卻因為推搡而摔倒在地,然後在下一刻就被身邊的人踩踏上去。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混亂之中,一旦摔倒,後果絕對不會太好,甚至還不如被一顆子彈帶走性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