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布達部在走過了三峰山之後,又往前行走了五十裡,終於趕到了飲馬河畔。
飲馬河東到呼倫湖,西到阿魯渾河,有千裡之長。水麵也是寬闊,尤其是蘇布達部所到的這一段,幾近三十丈寬,遠遠望去,隻見粼粼波光,青碧一片。
在這段河流的兩岸,水草最是豐茂,風兒一陣出來,鼻尖滿是青草的味道,令人精神一振。
“這裡有部落駐紮過的痕跡……牛羊都在,帳篷也在,就是沒人……”剛剛抵達此處,便見到離河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蒙古包撐在那裡。
瞧著數量,怎麼著也得過百。這就代表這個部落的人數在三百以上,雖然也是一個小部落,但卻比蘇布達部要強許多。
“沒人?那應該是三陰窟做的孽。”三陰窟為了刺激地脈化龍,給地脈喂食了大量的牧民,方圓幾百裡的牧民幾乎都被抓空。
這個部落就算比蘇布達部強,那也不會是三陰窟的對手。
“這些牛羊無人要了,正好留給我們蘇布達部,我們今年過冬無虞。”蘇布達部的牧民也是萬分高興,這個部落遺留下來的牛羊數量加起來過兩千,比他們部落的一倍還多。
在漠北草原上,這牛羊可是財富,更是命!取暖、果腹、換物,都得靠牛羊。
剛剛抵達了新地方,牧民們迅速的忙活了起來,一部分開始搭建帳篷,另一部分則是去清點前個部落留下來的財物。
王曜景正待休息,便聽到不遠處的一個帳篷中傳來了驚呼之聲,還有些人甚至跪倒在了地上,不停的磕頭祈禱。
隱約之間,還能聽到“長生天”的字眼。
他走了過去,帳篷被掀開,裡麵是一個比真人略大的石雕,雕刻的是一個中年男子模樣,麵目粗獷,肌肉結實,充滿了力量感。
“長生天。”王曜景一看到這尊石雕,眼神一凝,認出了來曆。
長生天是大部分蒙人的信仰,這就跟漢人口中的老天爺類似。可一直以來,長生天都是一個非人格化的神,並無形象,隻是一種概念,源於蒙人對天地的敬畏。
真正為蒙人豎立長生天形象的,並非彆人,正是妖狼王。提出這個計劃的,則是巫鬼。
巫鬼修行的並非是傳統法門,而是類似於遠古的祭祀與鬼神供養之法。這等法門在大明境內已經很難見到的,唯有在南洋、漠北、烏斯藏等地,還有些遠古宗教留存。
巫鬼名字中的一個“巫”字,很能說明問題。
要說跟他修行法門比較接近的教派,那也就是白蓮教了。白蓮教的修行法門就是一個大雜燴,能見到儒道佛的影子,也有波斯拜火教的痕跡,他們的采氣法門,就是聚攏萬民信仰,補充自身。
所以,白蓮教的修行速度是出奇的快。
巫鬼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發現大半的蒙人都信仰長生天,但長生天不屬於人格化的神靈,這些信仰便都浪費了。於是,他就給長生天造了一個形象,並且在韃靼中傳播。如此一來,牧民們的信仰就有了寄托。
一旦長生天真的孕育出來,便立馬會把韃靼氣運凝聚成一塊。到時候巫鬼自身也會借到無量偉力,直達彼岸,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