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梳頭(2 / 2)

宋恒暗搓搓的掃了一眼,頓時一個個都回神了。

宋明義和宋明智這會也知道大哥到底看到啥了,默默的替大哥心酸一把。

宋明智悄悄的抬眼,看著親娘的發髻有點疑惑,他爹竟然會梳女子發髻?看樣子還挺熟練……

吳氏則奇怪婆婆怎麼換了發髻,還怪好看的。

婆婆梳這發髻就像大戶人家的太太一樣,特彆的威嚴端莊。

她在繡坊學刺繡時見過城裡有錢人家的太太,那感覺和婆婆現在幾乎一模一樣。

王氏沒什麼想法,隻覺得婆婆好像更威嚴了,有種說不上來的壓力。

宋恒看到三個兒子回來了,也沒有立刻說童養媳的事情。

隻說了野花野草出族和改姓換名的事,也說了以後這兩孩子會在宋家生活。

吳氏和王氏知道童養媳的事情,不覺得驚訝,反正三叔遲早要娶媳婦的。

宋老大和宋老二也沒有驚訝,媳婦都說過了,而且今天從四弟那知道了賣田的銀子,家裡有了一大筆銀錢收入,兄弟倆的心都寬鬆點。

多養兩個娃娃而已,沒事。

看到沒人露出不滿的神色,宋恒心裡有數了,這是通過氣了。

第二日,宋恒揣著六兩銀子,提著兩籃子菜還債去了。

說真的,宋珩還覺得挺新鮮,還債?他向來隻有討債的份,誰敢跟他要債。

宋恒先去的族長家,一籃子菜放在門口,一籃子提進去交給了周氏。

宋恒沒耽誤時間,把銀子拿了出來,說了兩句感謝的話,又把寫著顧暖顧承安名字的紙張拿給族長,說明了改名換姓的事情後就連忙告辭了。

族長也沒多想,宋恒說了要去二伯公家一趟。他知道,這是去還錢了,如今宋恒一口氣還了他們家的,自然也有底氣還了二伯公家。

那籃子菜他看到了,宋族長對於宋恒此次的州府一行也有數了。

宋家有銀錢還債,卻無餘錢買禮,想來所得不多,不過應該不少於當初蓋房子的數目。

“老婆子!”宋族長想到這,連忙喚了發妻。

這事還是往低了說的好,讓老婆子去散點口風,免得又有心眼壞的盯上宋家。

如今宋族長對宋家可是重視的很,宋恒那晚親口說了,他要重新參加科舉。

所以他建議嫡支和旁支分族,旁支如何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根子壞了,救不了了。

隻要是想奔功名的都會甩開,這樣的族人隻會是連累。

宋恒更是直言,若是不分族,那麼他嫡六房這一脈就分出去。他們家要走科舉的可不隻他一個,還有老兒子宋明智,他不會讓旁支禍害了自家光耀門楣的仕途。

宋族長聽了這話,當場如雷貫耳。回了家後,思慮了許久也不能下定決心,他兒子輩沒有會讀書的,可孫子卻已有兩個讀書數年了,再過兩年便也能下場。

二伯公可說了,他這兩孫兒考個秀才沒大問題,若是運道好,來日考個舉人也不是不可能。

而昨日給野花兩孩子出族,旁支的嘴臉他也是看清了,旁支的根是真爛透了。

他不是想扶爛泥上牆,隻是祖上幾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要他如今分族,他不敢。

可想到宋家,想到自己的孫子,宋族長就難熬的緊。

宋恒在二伯公家呆的久了一些,因為他特意跟老人家說了自己要再踏仕途的事情,也說了不分族便把自家一脈分出去的決定。

二伯公是個眼明心亮的,知道宋恒這個決定沒有錯,可他不想嫡支失去任何一房的族人。

他們嫡支四房才是同氣連枝的同宗親族,那旁支算什麼東西?!

“阿恒,你先彆衝動,伯公年紀是大了,可心眼不糊塗,就是要分出去,也是旁支那堆爛了根的!

你且等著,二伯公一定讓長淵把這族給分了,絕不影響你科舉,你安心備考就是。”二伯公拍著宋恒的肩頭,年過花甲的老人力氣卻不小。

宋文旭是宋恒爺爺輩的,嫡支幾房已經分了好幾代,後代多了,血脈就不好論。

後來便按先祖長幼喊,因此同輩裡年紀最小的宋文旭,卻被後輩喊作伯公。

爺爺這樣的稱呼隻有三代血脈內才用,宋家沒有堂親,用不上。

宋恒等的就是這句話了,他說這些不就是想讓二伯公出頭嘛。

二伯公有秀才功名,輩分高,又是如今嫡二支的長房,在族裡是很有威望的,隻要獲得這位老人的支持,那分族的事情就八九不離十了。

“是侄孫無能,讓您老費心了。”宋恒的語氣頗為慚愧。

他利用了這個真心為後輩著想的老人,算是陽謀了。

前世算計那麼多從未心虛過的他,此刻竟有些不敢對上老人的目光,大抵是前世,從未被長輩護過吧。

宋文旭隻以為宋恒是內疚的,這孩子年少時就是個古板迂腐的,這樣的性子可不好為官。但這族孫偏偏是個有天賦的,若是再考說不得真能考個名頭出來。

“你先家去,這事二伯公做主,你就彆操心了,既然決定了要科考,那就在家裡好好溫書,明年春科雖然隻有縣試,卻正好讓你下場試練一番。”

雖然對侄孫有信心,可老人也不覺得宋恒能時隔多年,一次就考上秀才,所以才說下場試試,也是提醒宋恒不用太著急。

宋恒連忙稱是,說自己也是打算先試試,等有把握了再繼續下場。

宋文旭聞言頓時滿意的笑了,心道這族孫也不是白長的的年歲,性子比年少時沉穩老練多了。

也是,亂世十幾年都過來了,再迂腐的人也該開竅了。

宋恒告辭後直接回了家,至於宋德的一兩銀子,他打算明日陪媳婦去鎮上的時候送去,宋德大多在鎮上的車馬行住著,四五日才回一趟村裡。

村裡有戶人家是專門掙車馬費的,每日清晨在村口等村民上車,人齊了就出發,下午才回程。

他們村離鎮上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畢竟坐牛車也要近兩個時辰,若是徒步更是要走上半日,一來一回的時間堪堪夠,卻不夠買賣東西的。

這還是下溪村出發的時間,若是附近的其它村子隻會更久。

不為彆的,他們村有著清水河上下遊十裡地唯一的一座青石橋,出山去往官道的山路就在橋口。

背靠著大魚山生活的村子都是住在河對麵的,所以過河是個問題。

離得遠的村子有村民用小漁船渡河到橋口這,可一趟就要一個銅板,沒人舍得花費這銀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