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元遠、花天宇早早考慮到準備皮毛特產,還是侯平雲飛來去如飛沒有耽擱,天已在臘月裡,賀寧帶著幾車的貨行走在大雪中,地麵積雪也有半尺來厚。
新年就要到來,街道喜氣洋洋,年貨年畫堆滿攤位,隻要手裡還拿得出餘錢,都願意花上一些。
賀寧似乎不應該為敬安郡主買走一萬塊貨物尋思,他是做生意的,如果每次進貨都有主顧即時購買,從商人本色上說,他高興還來不及。
而燕燕也從錦城郡王府拿到答案,對一家王府或郡王府來說,揮手購買幾萬就像賀寧抬手花費一兩銀子。
錦城郡王府一筆購買就是五千,燕燕、綠竹理當登門拜訪,永益縣主總是跟隨慧姐出入店鋪,郡王妃丁氏自然相見。
麵對燕燕、綠竹感謝她照顧店鋪生意,及小本生意請以後不必如此厚愛的顧慮,丁氏做了解釋:“你家的貨物倒也獨特,京裡少有相仿,過年我需要很多的禮物送人,賞人,府中家人們需要換新衣裳,不得不說你家賣東西給我,倒也十分的便宜。縣主時常打擾,世子夫人也罷了,那是縣主的長輩,往你們店鋪玩耍,我說應該送些東西給你們,可巧兒你們來了,這就帶回去吧。”
燕燕、綠竹帶著一兩銀子的新鮮果品上門,送貴人的不講究數量在乎的是個新鮮難得,一兩銀子隻有六個果子,又抱兩匹衣料,走的時候拿走十倍不止,丁氏賞賜一百兩銀子,給東家娘子們各送一件首飾,自然不能和贈送元秀元慧的比肩,但赤金黃澄澄的鑲著明亮小寶石,也各有一定價值。
另外把郡王府田莊出產的臘肉兔肉野雞肉等也給了一些。
燕燕和綠竹回來說了說,賀寧心裡豁然開朗,父親賀峰也好嶽父宋汛也好,都覺得送上千的貨物足夠你們發賣半年,這賺的已經比新集家裡好,可是京裡不是新集,出入新集的大多計算贏利的商人,而京裡店鋪隨時迎來貴人。
那種賞銀幾十兩一百兩,三口之家能過一年或幾年的事情,在京裡出現毫不稀奇。
再說這是秀姐和慧姐之功,是她們姐妹把貴人們帶來,這勢頭擋也難擋。
照這樣來看,賀寧更不應該顧慮敬安郡主買走貨物,但是丁氏解釋的很詳細,反而讓賀寧提起擔心。
瘋瘋癲癲的敬安郡主,讓店鋪的人難免打聽她身世,元秀說郡主的母族遠在南方,肅王舅母在世還有往來,譚側妃掌權後在肅王授意下和嶽家決裂。
大長公主率領百官推舉唐澤登基,沒有肅王妃密告,肅王也難以成事,但是肅王妃密告是事實,肅王不用說恨她入骨,恨嶽家入骨,也恨有肅王妃骨血的女兒。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要問,肅王如果登基的話,肅王妃將是皇後,她為什麼密告自己丈夫?
從夫妻上想的話,原因無比簡單,肅王登基的話,肅王妃沒把握自己是皇後,而肅王真的舉事失敗,她和膝下幼女將陪肅王赴死,另外就是相信大長公主的為人,肅王妃相信隻要密告的早,肅王在全國的眼裡沒有真的舉事,或許還能留下性命,而大長公主必然善待自己和敬安。
事實如肅王妃所想,隻是她沒有想到自己早早離世,肅王滿腔憤恨裡不許公主接走敬安撫養,敬安郡主長到十二歲半瘋半癲。
但肅王也沒有想到的是,他把女兒養成傻子,公主就讓他再沒有孩子。
生父尚在,公主接走女兒撫養不占道理,肅王可以在自己府第裡關門後,左右一部分的小天地,比如他無法左右敬安的性命,比如他身邊包括譚側妃在內的姬妾無一有孕。
肅王為證實猜測,把妾賞給家人,年頭成親年尾生,白胖活潑的一個小子。
一年一年過去,肅王陰鬱積重卻無可奈何,肅王府外的大天地更是公主說了算,眼看著他痛恨的王妃骨血保存下來。
這些內幕就是京裡的人也不完全知道,何況遠在南方的肅王妃母族,如今敬安郡主雖掌家,卻沒有母族往來。
也意味著郡主過年需要贈送的年禮裡,少了一大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