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姐你最聰明。”婷姐捧場的拍拍巴掌,但還是提醒道:“太多錢了,二奶奶不會答應你留下。”
元慧抓出一把塞給她,繼續神氣:“公主伯母吩咐母親不要拿我的,母親答應下來。”
尤婷姐籲一口長氣,笑逐顏開道:“那太好了,你有許多的錢,你不會再去京裡,就在家裡慢慢花吧。”
“這是你和我的錢。”元慧抓起一把塞到自己枕頭下麵,她不在家裡,床也有人收拾,特彆是甄氏進京隻為接她,黎氏早就給母女更換乾淨被褥。
婷姐就此不回房,和元慧睡下來,兩個小枕頭下麵都塞著錢,也許這是她們飛快入睡的原因。
送走牛文獻後夜更深,甄氏和黎氏卻不想睡,坐在一起說著京裡見聞。
先要把尤認近況說說,再就是秀姐過的好不好。
說到高興的地方,甄氏帶著黎氏去看搬進來的箱籠,打開其中一個:“這些全給婷姐。”
箱子裡是元慧穿過的衣裳,她全帶回來,婷姐小她兩歲,元慧一年裡竄了個頭,而有些公主小時候的常服寬寬大大的,又沒有明顯標誌,元慧還能穿一年,還有一些剛好婷姐接著。
黎氏笑了笑:“還是新的呢。”元慧穿的肯定不愛惜,她愛跑愛跳,弄臟衣裳很正常,是給她的衣裳太多了,她一天換幾套,護國公府裡會收拾的人多,收拾收拾還像新衣。
甄氏說再多元秀過的好,黎氏也遠沒有見到這些小小新衣放心:“果然秀姐受公婆重視。”眼前就是最好的證據。
黎氏挑了一件明天給婷姐穿,在燭下看得入迷,到底是公主的氣派,這衣料不好說它,這繡工好也不說它,這式樣實在稀罕,從衣領到衣角,從外麵到裡麵,密密麻麻全是繡花,如果風吹翻衣角,也同樣是精致無比。
“可惜了,給婷姐穿。”黎氏歎道。
甄氏沒聽清:“可不是,再不給婷姐穿,就可惜了。”
黎氏和娘家關係很好,因尤認做官,總想給娘家侄女兒也找一個出息的丈夫,她娘家那侄女兒容貌一般,真要發狠尋丈夫也行,就因為黎氏嫁了當官的,那姑娘也亂動心思,耽誤到今年還沒有親事。
此時想的不是家裡侄女兒,而是娘家的小孩子們,麵前箱子裡衣裳組成金碧輝煌之感,實在太多了。
黎氏差點說出送兩件給娘家,她娘家的孩子幾曾見過這麼華麗的衣裳,幸好從來見識不粗,偶爾的亂了眼神,話到嘴邊立即收回。
這是元秀帶來的好處,慧姐享受是應該的,福及到婷姐還不滿意嗎?哪有自己娘家也跟著享受的份兒?
問問小姑娘做一處睡下,黎氏自己回房。
第二天,元慧自然在家裡裝休息,雖然她在船上跑來跑去的精力十足,婷姐上學去,漂亮的衣裳驚動全鎮,於是大家都知道元慧回來,白堂往元家來問老師可好,倒不是催上學,隨便開了句玩笑:“慧姐,幾時上學?”
又是一個早上,元慧和婷姐手扯手兒來上學,也是一身的漂亮衣裳,就是上午就和張木根打了一架,習慣性打贏,新衣裳扯破,新集鎮上尋不到人會補,晚上被甄氏罵了一頓。
......
水麵更加溫暖,今年的春天來的很快,三隻大船九隻護船行在運河上,浩浩蕩蕩的讓人不敢側目。
船上各有大旗,一麵寫著“肅王府”,一麵寫著“憲王府”,最後一隻船上旗幟較多,“保國郡王府、寧國郡王府、靖國郡王府、錦國郡王府”。
主人們在憲王府的船上,憲王妃身邊分彆是:敬安、永益、長河、東陽、唐彙,再就是憲王世子唐清。
唐清正和敬安擺姿勢對峙,小胖子攥緊拳頭,敬安瞪足眼睛,對峙半天,一個手臂酸,一個眼睛酸,很有默契的同時換姿勢,小胖子吐舌頭,敬安雙手拳頭過頭頂。
正比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