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元府女姝最新章節!
十一月的新集。
元弓聽完來寶說話,眼睛往銅鈴方向瞪大,他失聲的質問:“你不進京”有片刻的沉默後,元弓還是無法明白。
來寶拿年紀不大文章稚氣需多勤學這樣的話搪塞,因來寶先回過元老太爺並得到允許,元弓在誤會裡流露感激,他雙手握住來寶肩膀:“舅舅謝謝你,三嬸帶著敏妹、我和求弟都進京,我們難得見姐姐,三嬸敏妹也是。家裡隻有三叔照顧祖父們,再就交給你,來寶!”
來寶笑道:“我在這裡吃住,這是我應該做的。”
求弟聞訊後也道謝幾句,三奶奶葉氏和元敏也產生同樣誤會,元老太爺愈發有年紀,撫須嗬嗬:“來寶是個好孩子。”
有一位權重尊貴的親戚,冬雪飄零裡趕路也不在話下,十幾天後,船在京外碼頭靠岸,高湘率先從護國公府迎接的馬車裡下來,二姑娘今天扮姑娘,大紅雪衣映出雪白肌膚,梳著漂亮發髻,步搖簪釵規規矩矩裝飾烏發,乍一看好一位京中閨秀。
葉氏也還記得她,帶著孩子們問好,高湘笑盈盈的見過禮,繼續往船上看著,清脆嗓音帶著百靈鳥般的活潑:“還有一位怎麼不出來?”
葉氏愕然一下,此時船艙裡還沒有出來的就隻有新集及省內秀才們,這京裡規矩難道不避男女?她差點被高二姑娘熱情的眼神帶歪。
元弓大大咧咧:“來寶這科沒底氣,不下春闈。”
笑容仿佛被北風瘋狂卷走般,自高湘麵上摔落,元弓求弟一概沒有細膩心情,葉氏看在眼裡心頭一動,還沒有來得及細細推敲高湘神情,衣角被元敏扯動,笑嘻嘻道:“母親,世子哥哥哥來了。”
肅王世子唐進自跳板上走來,進哥已是身材高大的青年,姐姐撫養長大的他對元家這門親事分外滿意,便裝而來的他帶笑行禮:“嶽母。”
葉氏忙避開,還了半禮,對於這地位超高的女婿,葉氏不敢有一絲怠慢。
唐進走到元敏麵前,看著小姑娘,不由得開心了,蹲身抱她到手臂上:“敏妹,你又長高不少。”
唐進還得等上幾年,欒英雲龍賀傑還在少年得意裡,元敏比欒英小上好幾歲,還是個小女孩。
未婚夫就這麼抱著她走下船,葉氏跟在後麵又是歡喜又是謹慎,就沒再想高二姑娘。
高湘失落到了極點,坐在車裡的她耳邊不斷回響元弓和求弟的話。
“來寶讀書最用功,他說下科再進京更好。”
“祖父答應,我們不好勸。”
有一個尖銳的想法倏的出現,他在躲自己,他真的不喜歡自己這想法尖刀般浮出心底,高湘無法承受,因為她喜歡他啊,她真的很喜歡他,高湘緊急停止傷人想法,腦海裡全是來寶來寶。
情戀中的人盲目也好,直覺準確也罷,高湘還是認為這事情有可能。
護國公府來了舅爺,肅王府來了未婚小王妃,這兩家熱鬨非凡招待殷勤,高湘實在堅持不住,隻和元弓求弟約好請客日子,失魂落魄回家去,她一個人悶悶睡下來,讓回來的父親高名英嚇了一跳。
“夫人呢?”高名英回家先問道。
“護國公府裡舅爺來了,又來了一位三奶奶,三奶奶膝下姑娘與肅王世子定親,夫人帶著大姑娘過去見客人。二姑娘像是病了,老爺去看看她吧。”
高名英心裡有數,來寶真的沒有進京。
欒英給過他消息,來寶認為拖過這一科,高家不可能坐視高湘不成親。
走向女兒閨房時,高名英也有勸女兒斷了的想法,但是見到高湘憔悴麵容時,心底暗道造孽,這孩子像是情根深種。
隱語挑明的大棒打斷都說不出口,高名英隻溫和勸道:“不看你姐姐和龍哥定親,也應該看著龍哥是你兄弟,他家舅爺進京,你怎麼不去陪客人?”
“我從碼頭接他們回來,約好明天來家裡吃飯,父親,想是碼頭風大吹到,我頭疼的很,讓我睡半天就好。”
高名英讓人煎些驅風寒的藥,看著高湘喝一碗,雲展和他是多年好友,如今又是親家,高名英隨後也往雲家去。
第二天果然請葉氏母女,元弓和求弟一起來吃飯,求弟梳婦人發髻,在元弓秋闈放榜後,他們已成親,高湘一早起來忙碌,親手做整桌菜肴,元弓元敏連說好吃,高湘笑盈盈的恢複平時幾時明快,道:“回去幫我說說,不來吃的一定後悔。”
有元弓在,高名英中午回來陪客,聽見這話心頭緊緊的疼起來,這傻孩子癡了的,那個來寶有什麼好,不就生得清秀點兒,功課用心點兒好像這兩條是選女婿的要點之二。
這頓飯高名英還是強打精神。
日子飛速的過,接下來敬安請宴,皇帝唐澤一直儼然公主另一個兒子,元敏又是未來肅王妃,宮中也賜宴,正月裡很多人家年酒單子上添上新到的客人,讓葉氏母女和求弟忙的不可開交。
元弓一心一意讀書。
二月春闈考場開,秀才們一撥撥的進場,直到考場封閉,高名英火氣上來,那個來寶果然沒來!
春闈放榜的這天晚上,高名英帶著酒意回來,對妻子道:“收拾東西,我和親家說好了,你帶著孩子們去新集住上幾天。”
高夫人停下為他換衣裳的手,不點不知所措:“這是為什麼?”
“山不來,隻好就山,我說你家舅爺也來了,唯一留在家裡的三房也來了,撇的老太爺在家裡未免冷清。自湄姐長大還不曾見過婆婆外家曾祖,本來今年和龍哥成親,因提前發動戰事又延後,隻怕老太爺掛念,龍哥在外,就讓湄姐代他儘孝去看看曾祖。親家高興的很,說到底多年兄弟想的周到。”
高名英沒好氣:“我當然不會說看那個小子,他怎配呢?”
高夫人對他又憐又愛,繼續幫他換家常衣裳,道:“我見過做父親的人,再沒有比你更疼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