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是幾時,外省的民女比京裡誥命大?(2 / 2)

元府女姝 淼仔 5014 字 11個月前

南陽侯夫人明明知道雲展迎親於新集,她還是向燕燕沒有殷勤的對待,僅僅是流於表麵的照拂,就是她多年媳婦熬成的婆,深知道豪門大家裡度日的艱難,長輩們麵前要上心,平輩也不敢亂得罪,晚輩要疼愛,老家人們擺驕傲,也得忍著,誰讓媳婦是外來人呢?

拜唐謂的三寸不爛之舌,雲展和元秀通信的事情京裡儘人皆知,南陽侯夫人知道以後,隻能增添她的一哂,她是三從四德教導出來的姑娘,看書也隻看女誡這種。

唐謂分析的,一定是雲展先寫出相思信,表嫂才會回信纏綿,到南陽侯夫人這裡,她想的是,難怪宣揚新集的姑娘都讀書,敢情這書沒有白讀,她要是不寫信說了什麼,雲世子是個大忙人,哪有功夫陪她寫信?

南陽侯夫人這樣想有一定的現實依據,隔上一段時間,青樓裡就爆出名妓,詩詞歌賦無一不能,引得文人騷客紛紛前往論文,名士下筆留詩詞,就把這名妓捧出來。

在這樣的朝代,這是真實的事件,而且是各朝代容易尋見的真實事件,曆史上有名的詩詞大家,不乏與名妓詩詞唱和的風流,並且欣然的流傳後世,並且有人追捧。

有時候看到燕燕實在省事,南陽侯夫人倒也想親切一下,可是雲展的親事近了,京裡不是大動乾戈,簡直是貴族中的空前絕後,銀子流水一樣的花,除去護國公府拿出的財物是私人物品,公主府由國庫開支,其餘一應開支都由皇帝拿出。

南陽侯夫人認為過了,看吧,這就是紅顏禍水的征兆,可見小門小戶的姑娘不得不防,免得不小心的就亂家宅,她向燕燕的憎惡又多出來一分,還是對她不冷不淡。

可是真要做到不冷不淡也就罷了,南陽侯夫人還能落個高傲的姿態,衛王府接、理王府接,現實中必須出來的勢利,把南陽侯夫人原有的勢利擊成粉碎,逼著她換成新的勢利,她想換個女眷圈子走動。

這就讓燕燕告辭回房後的南陽侯夫人繼續僵坐不動,她的丫頭看到這懶待待的模樣,說不好是中暑,薄荷露就在手邊,理王府出來的還能不好嗎?泡了一碗送上來。

涼香縈繞,衝的南陽侯夫人清醒幾分,在丫頭的關切裡,她呷上一口,頭腦裡清涼森森而來,整個人猛的涼快了,她的神情愈發淡淡:“這是好東西,收起來吧,咱們慢慢的用。”

南陽侯府也有薄荷露,這三伏天裡,街上小販也叫賣薄荷露,但是和理王府的這瓶相比,其它的是市賣脂粉甚至更低,理王府這是貢品。

而事實上,瓶身貼著的小箋也表示出身份,確實是貢品。

南陽侯夫人難過了好一陣子,直到她重新打起通過祁氏而結交到王妃和公主的想法時,才重新有了精氣神,瞅著架子上的薄荷露愛不釋手。

理王府的媽媽過來,南陽侯倒是想見個麵,又怕自己過於急切讓理王府看輕,他避出去。此時進來,聽南陽侯夫人介紹過,南陽侯也看著薄荷露和另一瓶白荷花露目不轉睛。

然後,夫妻爭執起來,南陽侯的官職與清河侯不無關係,他說天這麼熱,夫人有兩瓶香露,留下薄荷露,把白荷花露送給清河侯,可憐他最近為了西和子爵辛苦不已。南陽侯夫人氣的哆嗦:”就這兩瓶子香露,還是祁氏掙來,媳婦孝敬婆婆有道理,親家麵前互相孝敬哪有說法?“

南陽侯也火了:”祁氏進門也有清河侯一份,不是他應允,不是他陪著我往新集下定,祁氏怎麼會順利進門?清河侯理當有一份。夫人若是心疼香露,另拿小瓶來,各倒出一些來我送去便是,餘下大半還歸夫人。“

南陽侯夫人冷笑:”清河侯不同意祁氏就不能進門這話,實實的可笑,我勸侯爺眼明心亮,不要總被青梅竹馬和蒙他提點了官職蒙蔽,祁氏進門是鎮國將軍、大長公主之子、護國公世子做成。你們背後喊他辟邪,那辟邪說話你們倒敢不聽?還是清河侯有膽不聽?“

說著,重重的拂出長袖。

青梅竹馬這話,她說的是馮氏,馮氏和欒景定親,就是出自青梅竹馬,兩個孩子自小熟悉。南陽侯夫人說的時候內心冷笑更重,青梅竹馬的又怎麼樣,進門就要一年,沒見給婆婆掙來一滴子香露。

這對各自心思的夫妻大吵一架,像所有各自心思的夫妻一樣,男的覺得在外麵辛苦你當體諒,女的早揣著一腔憤怨,想我管家忙碌,我才應該是被體諒的那個。最後南陽侯到底另取兩個小瓷瓶,把兩瓶子香露各倒出一小酒杯來,自己親手拿著這就送給清河侯,侯夫人在房裡生悶氣,但是好歹留下來大半瓶,又覺得不輸這局。

房裡安靜下來,一個媽媽走進來,這是侯夫人的陪嫁錢氏,錢氏進來勸解:”我進來沒多久,在外麵聽了聽,侯爺也是為了這個家裡好,夫人何必與他爭執,您看,爭到底也還是送出去,以後再遇這事,倒不如大大方方的給侯爺,也落得他一個感激。現放著二奶奶在家裡,以後這些東西還不常有嗎?夫人放寬心些。“

侯夫人也聽勸,這又是她的陪嫁,她哼上一聲沒。

錢氏知道聽進去,又故意笑道:“有個笑話不知夫人聽到沒有,中午日頭毒著,春紅不知從哪裡回來,一進世子正房就尋世子,為尋世子和玉葉吵起來,兩個人互砸了茶碗,都潑了一身茶葉,如今管庫房的正犯惱,說茶碗雖不好,也不是拿來摔的東西,大奶奶又敗家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