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在家裡備受寵愛,現在沒愛人,無法跟徐青青和陳玉芬共情,但她覺得這首歌好聽。
李秀芳善良,而且聰慧。
她一邊攬著徐青青,一邊攬著陳玉芬,“咱們還年輕,不用急,我覺得你們都能如願的。”
徐青青點頭哽咽,“是的,玉芬姐,你也一定能夠早日回家,跟家人團聚。”
現在已經是一九七六年。
明年就能恢複高考了,以陳玉芬的努力,考上大學,應該不難。
最好考上蘇城的,到時候分配大學,也會分配在原籍。
如此一來,就能跟家人團聚了。
那時候陳玉芬才二十一歲,還不大。
帶著美好的期望,開啟新一天。
這些麥芽糖,徐青青沒有全部帶回去,隻帶了一半,剩下的放在診所。
想顧衍的時候,徐青青就吃糖。
嘴裡甜了,心裡就不那麼苦了,思念就不會那樣難熬了!
元宵節、徐青青和陳玉芬把買來的雞鴨貢獻出來。
“小曼姐,這是村民給我們的,今天元宵節,咱們一起做了,慶祝元宵節。”
胡小曼一愣,這可是兩隻肥雞肥鴨,值不少錢。
村裡可舍不得送,一定是徐青青和陳玉芬買的。
不過現在不能自由交易,但可以交換。
胡小曼笑笑,“這……這也太貴重了吧?你們留著吃。”
陳玉芬笑道:“說實話,其實就是我們分到賣藥材的錢買的,小曼姐,可彆跟人說。”
“咱們買來大家一起吃,吃飽喝足,都不想家。以後還要生活在一起,總不能我和青青吃得滿嘴流油,你們看著。”
胡小曼很感動,誰不想家呢?
可那個家,好像沒有她的位置了。
前年她回去一次,兩個哥哥結婚了,家裡的房子不大,她隻能在客廳裡打鋪蓋。
那種酸澀,讓她一想起來,仍舊心酸。
可又不想一直在鄉下,年紀一年大一年,她該怎麼辦?
“我替大家謝謝你們。”胡小曼感謝,眼露感激。
徐青青笑笑,“小曼姐,你彆急。”
胡小曼是個好人,但命不好。
今年被父母寫信叫回去,嫁給一個腿部殘疾的人。
為了回城,她答應了。
再見到,是她們彼此很落魄的時候,但即使那樣,胡小曼還幫了她。
徐青青記得恩情。
胡小曼擦擦眼淚,“急也沒用,你對象那麼厲害。他建議我們讀書,說能恢複高考,我記著呢。”
“我希望能成為一名老師,將來恢複高考,我還想考上大學,當老師呢!”
陳玉芬想了想,“那如果有機會,我想考軍事方麵的學校。像我爸爸那樣,成為一名軍人!”
徐青青鼻頭微酸,感同身受,“一定可以的,反正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了。小曼姐,玉芬姐,咱們能等。我立誌考上中醫藥大學,我相信我也可以,一起努力。”
她們這些外地來的年輕人,抱團取暖,互相鼓勵。
土豆燉雞塊,蘿卜老鴨煲,配上玉米窩窩頭,香得很呢。
劉暖暖掏出來一瓶酒,放在桌上,熱情豪爽,“這是我買的!喝了這杯酒,友誼天長又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