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研究成果震驚航空界(2 / 2)

領導為了讓顧衍最大限度努力工作,安排顧衍和趙玉成來這邊的軍工廠。

因為就近可以見到對象,對顧衍有很大吸引力。

上麵甚至還答應,隻要有成果,能給徐青青安排工作。

領導都做得這麼到位了,顧衍不再拒絕。

隻是徐青青不想去軍工廠工作,顧衍也不能勉強。

國外有無人機,經常對國內經常進行偵查任務。

吳教授最近研發的雷達,能夠掃出來,然後派飛行員攔截。

可他們國內卻沒有無人機!

隻能被動防守,如果他們也有性能良好的無人機,而且還是太陽能的,不用其他的動力,飛到更遠的地方偵查。

隻要能拍到照片,還不被發現,這就是勝利,照樣能起到震懾作用。

國外的那些國家就會忌憚,不敢貿然偵查華國。

顧衍帶著這樣的目標,開始投入工作。

趙玉成作為顧衍的同事,其實是助手,能夠領會顧衍的意圖,兩個人配合默契。

這個軍工廠,對外宣稱製作常規武器,其實內部還有研發無人機的團隊。

顧衍雖然年輕,但綜合現在的科技水平,設計理念相當先進。

中間卻某些材料,顧衍還能分神研發相關的材料,補齊短板。

真的是費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把相關零件湊齊。

當能夠用在無人機上的電池板做好之後,送到軍工廠,他們就開始按照顧衍的設計,

因為用的是太陽能動力,為了有足夠的電能運轉整個無人機,所以翅膀很大,整個體型很大。

李主任問:“顧衍,你有多少把握?”

顧衍回答:“按照設計參數,我有六成的把握,不過爬升高度不會太高,而且速度也不會太快。”

“咱們的拍攝技術不好,未必能拍攝清楚。等這邊研發成功,我再完善隱身塗層,不被雷達發現,可以高度第一點,進行拍攝。”

李主任聽到顧衍的話,拍拍顧衍的肩膀,“彆急,一步步來,先把這架太陽能的無人機弄出來再說其他的。”

顧衍應下,“是,李主任。”

埋頭苦乾,整整三個月。

顧衍哪也沒去,就在實驗室了。

經過數十次的實驗,一步步改進。

太難了!

即使顧衍相關知識儲備非常多,但材料和工藝,還有其他各方麵的原因,並不能完美呈現。

能有現成替代的,用替代的。不能替代的,那就研發。

即使跟徐青青離得很近,顧衍和徐青青仍舊很長時間見不到麵。

終於在三個月之後,研發成功了。

低空時速二十公裡,高空時速八十公裡。

雖然慢,但用的是太陽能啊!

最高紀錄:經過測試,隻要不是連續陰雨十天,裡麵儲蓄的電量,足夠支撐在高空飛行。

就是拍照設備不行,拍不出來清晰的照片。

可如果飛得太低,能拍到清晰,但能被雷達掃到。

這麼大的個頭,很容易被打下來。

於是顧衍又開始研究無人機隱身塗層,到1976年底,樣品出來,震驚整個航空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