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記下了。”
婆媳二人邊做著手中的活計,邊聊著往後的計劃。
隻字不提程悅對宋家的付出。
這時,管家匆匆進屋,恭敬稟道:“老太君,夫人。陳家那邊的貨漲價了,此次布匹得多付五百五十兩銀子。”
“什麼?這麼多?”二人皆是吃了一驚。
二人都是視錢如命的,一下子多付五百五十兩,哪裡會舍得。之前程悅棄了王家供貨源,二人就頗有微詞。說什麼王家貨源品質一般。
在她們看來,王家的貨源更實惠。
現在陳家布匹價格上漲,正好棄了陳家,改回王家。
老太君和沈氏同時想到了這一點,便道:“我瞧著王家的蘇錦緞麵就不錯,且價格也適中,不若,我們再定回王家的貨。母親認為如何?”
老太君點頭:“好,且按你說的辦。”一樣的貨還省下五百五十兩,豈不是兩全其美?
於是,沈氏便吩咐管家告訴雲緞坊的管事晁櫻,棄了陳家的貨,改進王家的。
走了兩步的管家,突然又折了回來,“老太君,夫人。今日是雲緞坊繡娘們發月餉的日子。給了月餉,就支不了貨錢。您看?”
“給了月餉就支不了貨錢,怎麼可能?”以往也未見程悅從庫房支銀子啊?
沈母想不通,怎麼離了程悅就變了。
管家恭敬道:“這段時間,幾間鋪子的生意頗受輿論影響。有些入不敷出。加之五十位繡娘要支掉差不多五百兩銀錢,自然就支不了貨錢了。”
“什麼?五十位繡娘要五百兩銀錢,”老太君震驚無比。
從程悅進門後不久,就在商業上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以至於後麵,她們鮮少過問此事。
現在才得知五十位繡娘的工錢要五百兩。
“是,老太君。這五十位繡娘的繡功都是一絕,自然工錢要高些。”這都給了幾年了,今兒的反應怎麼就這般大?
沈母驚愕道:“一位繡娘要十兩銀子?五十人便就是五百兩,宮廷繡娘也才五兩銀子,她們的繡功比宮廷繡娘還要突出?”
“再說,一個雲緞坊就養著五十位繡娘,是不是太多了?”
老太君一聽這話,當下決定減少十人。“那就減少十人,工錢也減一減,就說近日入不敷出,有些支不開。若是遇到趕貨,就讓她們多坐上個把時辰。”
現在的宋家可不比從前,旁人巴結還來不及。就算減少了工錢,也不會有人主動離開雲緞坊。
管家想著近日受輿論影響,不管是雲緞坊的生意還是醉香樓的生意,都大不如前,確實應該減少繡娘。
管家很快下去辦了。
作坊管事人晁櫻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裡很不是滋味。當初可是侯夫人請她們來的。這人前腳一死,宋家就翻臉不認人了。
可見宋家滿門都不是個東西。
“吳管家,這些人當初都是侯夫人親自從江南請來。這突然將人解雇,總得給些盤纏吧?”晁櫻想幫她們爭取一點利益。
管家皺眉,“現在,雲緞坊的生意大受影響,你不想著多出些樣式留住買主,還想著要盤纏?”
一聽管家這語氣,晁櫻就知是不行的了。
晁櫻氣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