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難產,皇帝瘋狂的拉著產婆讓她一定要把愛人保住,雖然對不起孩子,可他彆無選擇。
或許是老天都看不下去皇帝的嘴臉,他沒能保住愛人,但愛人卻拚儘了最後的努力,艱難的保住了孩子。
皇帝明知尹莘玦就是自己的孩子,可他一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麵對他。
或許是責怪因為他的出現而打破了他本來計劃好的所有美好未來,或許是愧疚於一個父親並沒有儘好自己的責任。
更或許是因為,一旦讓那些人察覺到他還愛著這個孩子,他極有可能連愛人唯一為他拚了命留下來的結晶也失去。
所以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尹莘玦就是皇子,但皇帝一口咬定他不是,其餘人便心照不宣的當作他不是。
總歸一個不得皇帝待見的皇子,構不成任何威脅,如若將小小的尹莘玦弄死,說不定反而會惹上麻煩。
皇帝故意裝作厭惡這對母子,所以故意燒了愛人的畫像,扔了屬於她的一切物品,開始雨露均沾,寵愛著彆的女人,冷落尹莘玦,就當是沒有這個孩子。
一直到五年後,皇帝終於完全的培養好了自己的勢力,抽絲剝繭般一點一點的尋回了本該屬於他這個皇帝的權利,這才故意安排了一場滴血認親。
本就是親兒,又何需憂心結果。
尹莘玦終於找回了自己的皇子身份,皇帝想過好好與這個孩子培養一番父子之情,彌補往日對他和他母妃的過錯。
可皇帝又想起了當年之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皇帝害怕了,他怕一旦他做麼做了,等待尹莘玦的,會是和他母妃一樣的結果。
他已經失去了愛人,又怎能失去愛人唯一留給他的孩子?
威脅並沒有完全消失,一日不除儘這些威脅,他便一日不能告訴尹莘玦他的苦衷。
就這麼一拖二拖的,便拖到了五年前。
“朕五年前,的確患上了重病。“
皇帝告訴尹莘玦,五年前他的病並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試探,而是迫不得已,水到渠成的謀劃。
他本想在五年前就傳位給尹莘玦,但又恐百姓會因他這些年對尹莘玦的不重視而懷疑他是不是謀朝篡位,反倒給了真想要謀朝篡位的人一個正當的理由。
正逢那時譚神醫進宮,告訴皇帝他得此怪病全因思念成疾,心裡結了一個疙瘩,治不好,但所幸,還有幾年活頭。
所以皇帝打算安排尹莘玦娶了他最信任的丞相之女,有了丞相的支持,尹莘玦之後的路便會走的稍微順暢一些。
他也知道,尹莘玦和杏家的杏洛情投意合,這讓皇帝一下聯想到了自己與尹莘玦的母妃。
他擔憂尹莘玦走上自己的老路,更害怕他擔不起君王的重任,皇帝知道杏洛的父親不乾淨,屢次三番與三皇子走的尤為親近,所以故意同意了賜婚,既能拆散尹莘玦與杏洛,又能一舉除掉尹莘玦最大的威脅和潛在的威脅,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