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旭日初升,夏星微便在三軍中慷慨陳詞,將夏淵所做之事一一列數。
三軍中,多是從參軍開始起,便在司徒楠的麾下,少說幾年,甚至也有幾十年的情分,聽夏星微說得如此激憤,紛紛振臂高呼直搗黃龍,護衛忠良。
夏星微眼含熱淚“將士們,這一去,前程未知,或要累及家人,若有畏懼不前者,我絕不怪罪,但追隨者,我夏星微在此承諾,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你們的家人,我永遠護佑,同富貴,共生死,願意跟我走的跟上,不願意的,也絕不強求。”
帶著邊關軍的旗幟,夏星微,顧長卿,司徒義騎馬在前,邊關將領和司徒音緊隨其後,其餘士兵,喊著口號,沒有多少猶豫,便跟上了隊伍,浩浩蕩蕩,向著京城之地而去。
邊關全部大軍,留下者寥寥無幾,大部分都追隨著大部隊而去,自古亂世出梟雄,加上司徒家在軍中頗得人心,在百姓口中,也是守衛他們安危的忠良,即便是造反,用一條命若能博得富貴,救下忠良,也未嘗不可。
邊關軍最先到的城池便是被攻占了金國的一座城池,原本駐守城池的便是司徒楠的部下,其餘士兵,多是原本的金人,一見邊關軍旗,再看旁邊一隊金人打扮的精銳,不動一兵一卒,直接大開城門,迎邊關軍穿城而過。
夏星微進入城中之後,遙遙衝城門上方的將領拱手,帶著軍隊繼續前進。
打下五座城池之後,才到了青州。
青州大旱之時,司徒誠曾在青州呆了兩個月,與民同吃同住,幾乎不分晝夜,帶著災民積極尋找水源,挖渠打井,撥款救災,將流離失所的數萬青州人救出水火,成為青州百姓口中難得的清官好官。
邊防軍還未至,他們便聽說了司徒誠回京之後,並不是第一時間嘉獎封賞,而是直接被送入刑部大牢,嚴刑拷打之下,放出了帶著血手印的通敵供證,傳言一出,萬民激憤。
夏星微到達青州城下之時,便發現城門大開,守城軍分列兩隊,不似要迎敵,反而像是列隊歡迎。
城門下,一將領詢問“來者可是司徒家所率邊關軍?”
司徒義上前“司徒義在此,我等本不預挑起戰爭,但為君者不義,將我司徒家老老小小數十口人性命視如草芥,我若再聽之任之,便枉為人。”
守城將領抱拳“司徒將軍誤會,我等在這裡,並非是要阻眾位而來,青州百姓受司徒大將軍恩惠,成功渡過旱災,他是全城百姓的再生父母,我們已經聽聞了京中之事,雖青州守衛軍有限,但也願意追隨長公主,追隨司徒將軍,殺到皇城,討一個正義。”
夏星微臉上帶了笑“好,星微在此謝過。”
從邊關出發之時,夏星微是領兵十萬,用了最快的速度,不到一個月殺到京中,他們的隊伍十萬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