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丙繼任時都七十好幾了,據說身體不好,估計站都站不穩吧,伊尹這時應該是六十左右,而且身體不錯,於是伊尹理所應當的做起攝政王,大事小事都他說了算。年老力衰的外丙上了兩年班就過世了,於是外丙的弟弟仲壬又走上了領導崗位,仲壬也年近古稀,生性散漫且老實懦弱,在伊尹的勢力之下乖乖地做了四年傀儡,然後病逝。
仲壬唯一硬氣的一次就是不顧伊尹反對,召集大臣提議立侄子太甲(商湯長子太丁之子)為儲君。太甲年輕有為,在攻打夏朝時立下了很多功勞,也懂治國之道,是個好苗子,但是伊尹對太甲很是反感,因為商湯生前太甲曾多次建議商湯削弱伊尹權力,鞏固皇權。不過眾臣都擁護太甲,伊尹沒辦法,總不能反對所有人的意見,於是太甲繼位。
為了給太甲一個下馬威,伊尹寫了《肆命》、《祖後》幾篇文章告誡太甲,意思就是你小子,要聽我的話治國。至於後來史書是這麼寫的,太甲前兩年在伊尹的悉心教導下中規中矩,第三年就開始亂來了,什麼驕奢淫逸,暴虐無道,朝政昏暗,伊尹百般規勸,太甲就是不聽。
為了天下蒼生,伊尹隻好含淚將太甲放逐到桐宮,自己來主持大局。太甲呢,在桐宮悔過三年,改過自新後,伊尹又把他接出來並還政於太甲,太甲經過伊尹的教導成為了一位仁德的君王。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形象,後世史學家可謂是絞儘腦汁編故事,哄小孩是還過得去。
真相是這樣的,太甲繼位後,意在改革舊製,削弱相權,穩固政局,伊尹自然不會將手中大權拱手相讓,於是密謀將太甲囚禁在桐宮,對外宣稱太甲無德,禍亂天下,隻能讓他閉門思過,自己攝政。還說什麼放逐,這不是赤裸裸的造反篡位麼,隻是沒有改國號而已。
太甲被囚禁後,也沒有灰心,在桐宮一邊習文練武,一邊努力結交身邊人,表麵上是裝作懺悔狀,實則準備慢慢積蓄力量反撲。隨著時間流逝,伊尹對太甲的警惕之心慢慢放鬆,七年後,太甲組織了一波人手,潛入王宮殺死了伊尹,伊尹享年八十。
寫伊尹篡位自立的史料來自於西晉時期的《竹書紀年》,由於顛覆了很多傳統說法,所以關於其真實性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而曆史有趣的地方恰恰就在於真假難辨,這使得我無法完全做一個旁觀者,而是要設身處地參與進曆史場景,才能看清我所認知的真相。
所以,在看我看來,伊尹放逐太甲,在太甲改過自新後再還政於甲根本就是胡扯,原因其一,太甲年輕有為,文武雙全,商湯有意傳位於太甲,這樣一個人為何會突然變成暴虐無道的昏君?其二,伊尹放逐太甲後又還政太甲,伊尹隻是臣子,難道不怕太甲報複?所以伊尹隻是被美化的千古名相,之後還會寫到很多這樣的事,不過在此聲明,本書所有曆史敘述僅代表個人觀點,真相已然湮沒在時間的廢墟之下,無人得知,有必要給伊尹也做個總結。
伊尹奴隸出生,自然沒有貴族子弟的待遇,而他後來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商湯的相,推翻夏王朝,商建國後曆經四朝,都是政權的實際掌控者,也許奴隸出生讓他更加癡迷於權力,也許野心作祟,但有一點,我和美化他的史學家是持相同觀點的,那就是我從來都不認為伊尹是亂臣賊子,這從他後來取代太甲後,並沒有改國號可以看出。
我認為伊尹隻是一個自視甚高,並且確實有能力的人,他並不認可太甲的能力,甚至可能他連商湯都不認可,或許他覺得隻有自己才能給商朝帶來長治久安,所以才把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身為臣子,他確實做了一些他不該做的事情,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並非完美,兼有瑕疵就是我對伊尹的總結。
接下來繼續說太甲,太甲回到王位上後,並沒有給伊尹的家族治罪,還讓他的兩個兒子做官,並且準許伊尹葬入陵墓,讓後世祭奠,因為他確實有大功於商朝,從這點也能看出太甲的寬厚,更加證實了美化故事的虛假。
太甲上位就做了兩件事,一是削弱左相右相的權力,設立了更多官職;二是與上天溝通的巫師由君王指定,除了鬼神之事外不再有其它權力。削弱了相權與神權,皇權更加穩固,太甲作為君王其實還是不錯的,商朝在他統治下局勢穩定,諸侯歸順,百姓相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