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並不是呂不韋自己寫的,是他眾多門客學識的集合結晶。呂不韋的門客來自五湖四海,學派五花八門的,所以《呂氏春秋》融合了諸子百家的思想,內容是非常豐富。從整體上看,《呂氏春秋》並沒有明確的主線,可能會顯得雜亂無章。但《呂氏春秋》的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質量確實很高。
《呂氏春秋》編好後,呂不韋讓人把書裡的內容寫在布匹上,再把布匹掛在城門上,邀請各國學士鑒賞,如果能增刪一字的,就獎賞千兩黃金,不過到最後也沒人能修改,這就是成語一字千金的出處。表麵上看呂不韋是精益求精,實際上就是一場營銷,給《呂氏春秋》打打廣告罷了,秦國這麼凶殘,誰還敢來挑你秦國丞相的毛病。
呂不韋雖然是借門客之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過《呂氏春秋》確實是戰國文化史上的一本大作。呂不韋專心寫書對六國來說是件好事,沒人打仗了,六國享受了一段和平的時間,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呂不韋這個秦國丞相。不過和平隻是短暫的,隨著秦王政的逐漸成長,權力慢慢收回,形勢開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