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建後來確實得到了五百裡地,不過是在共地(今甘肅省北部)。共地是個鳥不拉屎的荒蕪之地,秦國人對齊王建說:“您看,這裡何止五百裡,都送你了。”齊王建不像貝爺,沒有任何野外生存能力,不久後就餓死了。
齊國也是老牌諸侯國了,一共經曆了40位君主,其中薑氏32位,田氏8位。齊國地理位置不錯,地盤又大,也是有稱霸條件的,但齊國真正輝煌的就兩個時期,一個是春秋齊桓公時期,一個是戰國中期。在田單複國之後,齊國在軍事方麵基本上就躺平了,外麵戰火再猛烈,照樣不聞不問,專心做自己的生意,當然這其中也有內奸的功勞。所以秦滅六國之戰中,最輕鬆的反而是打齊國。
現在天下都是秦國的了,天下人都成了秦國人,秦王政僅僅用了十年時間就滅掉了六國,完成了大一統的豐功偉業。為什麼是秦國笑到了最後?賈誼的《過秦論》把道理說得明明白白,地理優勢、變法圖強、戰略得當、帝王優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才,秦國的名士名將比比皆是,反觀其他六國卻是寥寥無幾,加一塊都沒秦國多,這是政治環境決定的。在秦國可以不問出身,靠本事吃飯,而六國是貴族政治,要靠家世吃飯,所以有能力的人都往秦國去了。“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六國曾有打敗秦國的機會,但是都沒抓住。
春秋戰國以來的諸侯混戰結束,但這就是好的嗎?未必,凡事總有兩麵性。秦國雖然統一天下,帶來了和平,但這個和平是天下人想要的嗎?不,這隻是秦王想要的。有人說大統一促進了社會進步,但中國古代社會進步最快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再也不可能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麵。
秦朝以法家思想為統治基礎,徭役和暴政沒完沒了,百姓苦不堪言。如果讓我穿越去古代當大王,我會去秦秦朝,但如果是平民的話,我最不想去的就是秦朝。所以說在秦朝建立的那一刻,滅亡的倒計時也開始了,古代社會總逃不出這個死循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