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條件不是那麼好的地方,可能一個縣裡也就那麼幾頭牛,農耕的時候,通常都是好幾個村子共用一頭牛。
各地衙門也不是沒想過去養牛,但是這個時代的條件達不到,牛是很難大批量的養殖的。
而楊淩這個農場直接就養了一萬多頭牛,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
所以李二才會這麼震驚也這麼執著的非要來買楊淩的牛。
現在的李世民,還沒有頒布養牛也需要造冊登記的規定。
朝廷如今的很多規章製度都是延續了前朝的,很多方麵並不是特彆的完善。
這個農場是楊淩的,牛也是他自己養的,沒有登記造冊的牛,楊淩是可以隨便宰殺的,但隻要不去交易,衙門也管不了這件事。
畢竟楊淩的牛不屬於登記造冊的生產物資。
所以,如果楊淩真的不願意賣牛,李二還真就沒有任何的法子。
總不能直接下令抄了楊淩的這個農場吧?
“這樣吧,每頭牛再給你加一貫錢,十一貫錢一頭牛,這個價格真的很高了。”李二有些心痛的說道。
“還是低了。”楊淩想都沒想,直接搖頭。
“李叔,要不這樣吧,你應該也餓了,我們還是先去吃點東西,至於賣牛的事情,我不著急,價格方麵我們可以慢慢的商量。”楊淩笑嗬嗬的說道。
正如楊淩所說,賣牛的事情,他還真的不著急。
價格不合適,大不了就不賣了唄。
反正他楊淩也不差這點錢。
隻是這麼一來,李二卻著急了。
李二覺得他今天必須要把買牛的事情定下來,不然他回宮之後,肯定會因為這件事睡不好吃不好的。
“楊賢侄,這樣吧,價格方麵,叔也豁出去,一頭牛十三貫錢,這個價錢,夠誠意了吧。”十三管錢一頭牛,這個價格是真的有些偏高的。
但誰讓這個時代的缺牛呢,牛屬於有市無價啊。
一聽到李二說出了這個價格,楊淩頓時就眉開眼笑起來,這個價格,楊淩還是比較滿意的。
楊淩也知道,一頭牛能夠賣出十三貫錢的價格,已經不算低了。
“李叔,那就這麼定了,一頭牛十三貫錢,我這就寫字據。”楊淩有些激動,並很快就寫了一張新的字據,字據了特彆標注了一頭牛的價格,以及這第一批準備出售的牛。
“李叔,你看看這個,如果你沒有什麼意見,那麼這件事我們就這麼定下來了。”楊淩笑著說道。
李二接過字據一看,臉上的肌肉忍不住的抽了一下。
一頭牛,十三貫錢。
第一批出售的牛,4000頭。
這麼算下來,楊淩這家夥隻賣了第一批牛,就有了52000貫錢,折合5萬兩銀子啊。
雖說是代表朝廷買牛,但李二估摸著這錢大概率要從他的內帑中拿了。
沒轍啊,誰讓今年是大旱呢。
國庫也缺錢啊!
要不,這錢讓長孫無忌想想辦法?
李二頓時覺得這個可以有,反正長孫無忌家裡那麼有錢,又是國舅,為國分憂,也是分內的事情。
對了,大旱?
李二心中頓時一怔,剛才隻顧著買牛的事情,竟是差點把這件事給忘了。
楊淩的這個農場水源還是很充足,根本沒有一點受災的樣子。
難道這次旱情,真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嗎?
李二抬起頭,視線落在了楊淩的身上。
“李叔,你看我作甚,這個字據你要是沒有意見,就嗯個手印寫個名字就行了。”楊淩眯著眼睛笑著。
“我沒意見,牛的事情,就這麼定了。”李二也是很直接的人,當下便在楊淩的指示下嗯了手印,並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當然了,李二寫的名字就是李二,可不會真的寫上李世民。
李二還準備繼續隱藏身份跟楊淩接觸了。
“賢侄啊,叔有一個疑問想要問問你。”等到楊淩收好字據之後,李二就開口對楊淩說道。
“叔,你有什麼想問的,直接問就行, 咱們這關係,還客氣什麼。”李二簽了字據之後,楊淩再看李二,就像是看到了行走的銀子了,對李二的態度也變的熱情很多。
楊淩的這種熱情,讓李二感到有些無語。
不過李二也不不在乎這些。
“賢侄啊,叔其實一直都有一個疑問,今年分明是大旱,我這一路走來,看到的都是莊稼枯死,水塘乾枯,一片蕭條景象,可為什麼你這裡卻是水源如此充足呢?”李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