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此刻的氣氛非常的緊張。
空氣中還帶著血腥的味道。
長孫無忌已經開始殺人了。
殺的這些人都是跟刺殺太子有直接關係的人。
最開始審問的那些人,雖然也參與刺殺太子事件的謀劃,但那些人的情節的比較輕,隻是參與了謀劃,並沒有真的派人出去刺殺。
現在開始殺的人,則是派了人去刺殺太子的。
長孫無忌一口氣殺了十七人。
宣布罪狀後,直接斬首示眾。
完全不給這些人辯解的機會。
太子乃國之儲君。
刺殺太子等同於叛國。
這是要誅九族的。
長孫無忌這會可沒有心軟。
倘若不是陛下早就有了安排,恐怕太子殿下還真的就被這些人給殺了。
“剛才斬首的那些人,抄家滅族,隻誅殺嫡係三代,餘下之人發配邊關。”長孫無忌下達著命令。
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對於當事人,嚴懲不貸,但對於其家族,則可以從輕發落。
該怎麼定罪,那就是長孫無忌做主了。
這種小事情,不可能一一巨細的去詢問陛下的。
處理完刺殺太子事件後,接下來就是張亮謀反的事情。
關於張亮謀反的事情,李世民是沒有任何的證據的。
更不知道張亮平日裡都結交了哪些大臣。
張亮的地位其實跟程咬金、秦瓊這些人一樣的。
平時跟文武百官走的也算是很近的。
反正不管是誰那裡有酒席,隻要是邀請了張亮,他都會去參加。
“張亮謀反,這件事陛下肯定是要徹查的。”
“但現在陛下給大家一個機會。”
“如果參與了張亮謀反這件事,那就自己主動站出來認罪。”
“自己主動認罪的,隻治罪你一人,不會牽連到家裡的。”
“但若是沒人主動的認罪,被徹查出來的,那就是抄家滅族了。”
“孰輕孰重,大家也都是聰明人。”
“你我同僚一場,我也不希望這件事禍及到你們的家人。”
“言儘於此,接下來你們有半個時辰的時間考慮這件事。”
“半個時辰後,該認罪的就出來認罪。”
長孫無忌說完這幾句後,就不再說話了,而是坐在了一張椅子上暫時的休息起來。
程咬金等人見此,紛紛的暗罵長孫無忌這個老混蛋。
這老混蛋就知道自己享受,也不給他們休息的時間。
不過這件事也隻能心裡抱怨一下。
畢竟這是陛下的意思。
負責審訊的人是長孫無忌。
程咬金等人隻是協從長孫無忌辦案而已。
......
大安宮。
李淵回到了宮殿。
經過裴寂謀反一案之後,大安宮的守衛就增強了很多。
不得李淵的召喚,任何人都不能進來。
就算是李世民也不例外。
這個世界上,如果還有人敢跟李世民叫板的,那麼也就隻有李淵了。
真正的李淵可不像是曆史上寫的那樣害怕李世民。
他其實不害怕李世民的。
李世民再厲害又能如何,不還是他李淵的兒子,李世民還不敢弑父的。
這也是李淵的底氣所在。
李淵回到大安宮後,就開始準備前往肅州的事情了。
李淵覺得青雀的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簡單的。
如果隻是尋常的事情,隨便安排個大臣過去就行了。
想那程咬金、尉遲恭、秦瓊、李靖等人,隨便哪個過去了,都能對肅州的局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李世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讓李淵親自前往。
所謂知子莫若父。
李淵就在想,莫非是青雀真的參與了謀反一事?
刺殺太子的背後主使,莫不是真的就是青雀本人?
倘若是這樣,那就真的需要李淵親自過去一趟了。
若是如此,李淵定要狠狠的訓斥青雀,讓讓他迷途知返。
“怕是真的如此了。”李淵歎了口氣。
“皇位啊,又是皇位惹的禍。”
“帝王之家的手足相殘,真的就無法避免嗎?”
李淵心中長歎,他的眼睛突然的紅了,淚水也開始滑落下來。
當年的秦王跟太子之爭,如今的越王跟太子之爭。
當年是太子敗了,如今看來,又何嘗不是太子敗了?
當年李淵沒有出手保護太子,如今李世民卻是出手保住了太子了。
這種手段,是李淵自愧不如的。
忽然的,李淵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