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已三更,乾清宮中依然燈火不滅。
顧遠的背包被朱棣拿著,又是好一陣的翻看端詳,跟前地上則跪著三個懊喪不安的貼身太監:“奴婢們無能,居然連這麼個包都打不開,還請主子賜罪。”
朱棣卻不作聲,隻繼續和這隻帶了密碼鎖的旅行背包較勁。
他就不信了,自己能以一地藩王靖難成功,奪取天下,能率大明雄師北伐草原,殺得蒙元餘孽聞風喪膽,現在會被一隻區區包裹給難住了。
最後,他手摳著背包最上端的密碼鎖,說道:“要俺說開關就在這兒,隻是不得其法開啟。”
“主子聖明,依奴婢愚見,不如將這包裹割開……”有個小太監壯著膽子提議道。
卻被朱棣搖頭否決:“不成,這包裹古怪得緊,俺要囫圇的。”
正這時,一人來到門前,恭聲道:“皇上,臣有事稟奏。”
“三保來了,可是問出那人來曆和如何進的宮麼?”朱棣這才暫且把包放一邊,示意對方入內回話。
三保邁步進門,又行禮參拜,這才開口:“臣確實問出了些許……”
“講!”
朱棣說著卻見三保略有遲疑,頓時明白了什麼,目光隻在那幾個小太監身上一轉,幾人也立刻反應過來,迅速起來,無聲退出殿去,還順便又把門戶關上。
此時房中隻剩下他們二人,三保便正色道:“皇上,這個叫顧遠的年輕人的確不是什麼刺客,而是來自數百年後之人。”
“你說甚?”朱棣都要以為是自己耳朵出問題了,可在盯著對方片刻後,又知道這是三保確實的回話。
這讓他都有些被氣笑了:“三保,你怎會被這等胡話愚弄?”
三保忙又道:“非是臣被他謊言所欺又來欺君,而是那顧遠所言之事確實非如今尋常刺客所能知曉啊。”
“嗯?”
“皇上明鑒,他居然能一口叫出臣是鄭和,原來姓馬,是在靖難作戰時立功,才被皇上賜姓。”
原來這個三保正是之前叫馬三保,後又被永樂賜姓鄭的大明最有名,也最不像太監的太監,七下西洋的鄭和!
但對他的說法,朱棣卻不以為然:“此事朝中多有人知,認識你的更是眾多,豈能為證?”
“可是,他……他還知道臣幾次出海的真正目的,乃是為了尋找不知所蹤的建文帝!”說到最後,鄭和的聲音都輕了許多。
朱棣的臉色終於變了:“他真是如此說的?”
鄭和點頭,又猶豫了一下道:“他還說臣這一生將會七下西洋,但最終也沒能找到那人的下落。這都是那顧遠的原話,臣不敢胡言欺君。”
朱棣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未卜先知,還是虛言欺騙,又或是說此人真就如他所言來自幾百年後,所以才知曉如此多內情?”
這一刻,就連他也有些動搖,開始相信這個突然出現在宮裡的家夥是幾百年後的人了。隨後,他目光又落到手邊的背包上,這個誰都打不開的包裹似乎也能作為佐證。
“把人帶來,俺要當麵再審一審他!”朱棣最終做出決定。
鄭和答應一聲,忙又退出去,不一會兒,便把整個人依舊發懵的顧遠給帶了進來。
他遭受的衝擊可比朱棣大多了,就算不提突然就近距離接觸到朱棣鄭和這樣活著的曆史大人物,光是突然穿越到六百年前的遭遇,就是對他二十多年三觀的巨大顛覆。
“你叫顧遠?”
直到朱棣發問,顧遠才略有回神,抬眼看著長案後的男人點頭:“我叫顧遠,今年二十三歲,來自六百年後的中國南京……那啥,你真是明成祖朱棣?”
“大膽!皇上的名諱豈是你等小民能叫的,再敢如此,必嚴懲不貸!”鄭和在旁一聲嗬斥,手已經按在了顧遠肩頭,讓他的身子又往下一垮。
倒是朱棣,並沒有因為這點冒犯而動怒,臉上甚至還帶著似有似無的笑容,點頭道:“不錯,俺就是朱棣,太祖皇帝的第四子,如今大明天下之主!”
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