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自己東西,顧遠見又有重要人物過來,便趁機道:“皇上,那我……小民就先告辭了。”
你一個皇帝,我又幫了你,你總不好虧待我,讓我吃虧吧?
朱棣看了他一眼,已有新的想法:“你留在這兒,隨俺見一見少師不遲,說不定你也能因此得些好處。”
顧遠眨眨眼,你這話裡的意思是不介意我的身份被這位所知了?這可太出人意料,也讓他更為好奇,忍不住問道:“敢問皇上,這位少師是?”
“你不是幾百年後的人麼?竟連道衍大師都不知道?”
這話讓顧遠又是一愣,然後便不自控地來了句:“道衍和尚姚廣孝?”
朱棣深深望了他一眼:“姚廣孝正是他俗家本名,不過少師已一心向佛,現在隻稱道衍。”
顧遠心理再度受到一些衝擊,想不到穿越過來才第二天,自己又能見到一個明朝曆史上的神奇名人。
這位道衍和尚姚廣孝可以稱得上是大明曆史上位列第二的有名和尚,第一位自然就是做過幾年和尚的朱元璋。
而相比於朱元璋隻是迫於生存才當了幾年和尚,並很快就還俗不同,這位道衍和尚就是個真和尚了,幾十年如一日專心向佛。
但同時,他這個和尚也著實太過離經叛道,居然不看佛經,看起了兵法屠龍術。正是在他的鼓動和輔佐之下,本為燕王的朱棣才會下定決心起兵靖難,並最終奪取天下,成為如今的永樂大帝。
而在立下天大功勞,本該身登人臣巔峰時,道衍卻又婉拒了朱棣的諸多封賞,不光不要美人財寶和府邸,連恢複俗家身份,入朝為官都是幾次拒絕,最後也就隻是接受了太子少師這樣的榮譽官銜。
不過這倒讓朱棣對他愈發的敬重,哪怕道衍依舊以僧人自居,白天著官服上朝,夜裡穿僧袍在廟,也不以為忤。許多朝政大事也依然會征詢道衍的看法,是少數真正能影響朱棣和朝局的存在。
正因如此,再加上道衍所著僧袍是灰黑色的,民間和後世就多稱其為“黑衣宰相”。
對這個神奇的和尚,顧遠自然也很好奇,很想當麵問問,你做這一切到底圖啥?
靖難之前你特麼是和尚,靖難之後你特麼還是和尚,那特麼不就白特麼靖難了麼?
懷著這樣的心思又等了一陣,鄭和便攙扶了一個腳步蹣跚,模樣老邁的黑衣僧人慢慢來到殿門前:“皇上,大師到了。”
“快,扶少師進來。”朱棣忙吩咐道,自己也跟著起身作迎,隻看這態度,還有那親切又與常不同的稱呼,就可知他對道衍的態度確實與對彆人大不一樣。
老和尚有些顫巍巍地跨過高高的門檻,入殿後便又趕緊下拜行禮:“臣道衍拜見陛下……”
人還沒拜下去呢,就被迅速趕上來的朱棣給一把攙扶住了:“少師不必多禮,來,咱們坐下說話。”
一旁的顧遠此時也在不住偷眼打量著這個曆史上的有名妖僧,卻發現這個老和尚根本看不出半點妖來。
倒是確實有些不凡,首先他很是高大,縱然年老抽抽了看著還有一米八的身量,隻是顯得有些乾瘦,那套寬大的袍服穿在身上就跟套在竹竿上似的,空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