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忠仁禮智勇(2 / 2)

往小了說,可以將之代代相傳,直到大明走向終點。

往大了說,這會成為丹書鐵券一般的存在,成為顧遠在老和尚之外,最大的靠山,拿出這個,就是紀綱也得退避三舍!

說到紀綱,此時的紀都督,眼都紅了,隻覺自己滿心被嫉妒所填滿,都要質壁分離了。他二十來年追隨皇帝,鞍前馬後,立功無數,卻也沒有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和賞賜啊。

至於其他臣子,更是完全不知該做何想法,做何反應才好了。

朱棣很滿意大家這不知所措的反應,又是一陣笑,接著道:“顧遠,此五字是俺對你這次之事的最準確的評價,就以此賞賜於你吧。”

“謝皇上厚賜!”顧遠這才醒過神來,趕忙再度跪地,恭敬叩首:“皇上萬歲,萬萬歲!”

他也不懂怎麼謝恩,反正就是學著以往看過的影視劇裡的習慣這麼做,這麼說了。而這,又惹得朱棣一陣大笑:“起來吧!”

然後一麵叫人把墨寶收起,交給顧遠,一麵又貼心地給出解釋:“俺以此五字賞賜顧遠,皆因他確實做到了這五字之意。”

說著掃過群臣,緩聲道:“他能為朕分憂,想朕之所想,是為忠;當日不顧凶險出手救下小兒性命是為仁;為了自己師父而挺身而出,不計自身安危,是為禮;能洞悉一切因由,把朝中紛亂解開,是為智;至於這個勇字,無論是救人還是今日在你我君臣之前侃侃而談,都足以說明一切了。所以他擔得起朕今日之評價,是少有的國之棟梁!”

皇帝都這麼說了,群臣哪個還敢當麵唱反調,當下便又齊齊拜服:“陛下慧眼如炬,臣等心服口服……”

朱棣滿意點頭,目光又落到了紀綱身上:“紀綱,你錦衣衛這次辦差卻著實不力,有些人該受到懲處,以儆效尤。”

紀綱心下一跳,但還是乖乖道:“還請陛下示下。”

“那個當時掌控局麵的千戶,還有指揮行事的百戶,責任最大,都各降一級,以觀後效吧。還有你,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也是責無旁貸,就降半級,罰俸半年,繼續執掌錦衣衛。”

“臣謹遵陛下旨意,必吸取今日教訓,不敢再有輕慢。”紀綱忙再度拜下,臉色有些發白,但心情卻不算沉重。

他很清楚,皇帝如此懲治自己和錦衣衛,也是為了安撫群臣。

不然這次他們損失巨大,還把遷都之事給徹底定下,難免朝中有不服者,接下來鬨出更不可收拾的動靜,還不如先用這樣的手段堵住他們的嘴。

就此,這場持續了快兩個時辰,從午後一直到傍晚的小規模廷議總算是告一段落。

最後,朱棣又把太子和漢王兩個兒子留了下來,其他人則被允許離開。

顧遠就這麼有攙扶著道衍,跟著群臣一起慢悠悠,踱著方步往外走,隻是邊走著,他整個人都是一陣彆扭。

倒不是因為這一路走來,都是其他官員望向自己滿是古怪的眼神,這一點他早預料到,有了心理準備。關鍵在於,體內的洪水已經到了萬馬奔騰,快要直接衝毀堤壩的地步……

誰能想到這一場廷議會持續這麼久啊,他之前到底是喝了些湯水的。之前全副心神在應對上倒也罷了,現在放鬆下來,滾滾尿意都把他的整張臉給衝得快扭曲了,連走路的姿勢,都是歪歪扭扭,就跟剛下邊挨了一刀變成這宮裡人似的,哪有半點現場唯一獲勝者的樣子?

不過狼狽出宮的顧遠不知道的是,他的這副尊容此時已完全被所有與會者深深記入腦海,成為朝中諸多大人物真正關注的目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