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村長就李家有的田地、房屋、家具、現銀等進行分家。
李家總共二十二畝上等水田,十畝中等田,六畝下等田,還有四畝剛開墾的荒田。正因為田多,李青鶴又跟了個木匠學習木工活,李青鬆會劁豬殺豬,兩兄弟勤勞能乾,這麼些年下來才能供李青榆讀書。可以說李家大半個家業都是李青鬆和李青鶴兄弟倆賺的也不為過。
可到了分田這裡,張氏開始哭鬨起來“我可憐的青榆和青平啊,還未成家立業就要被迫分家。”
她摸了摸並不存在的眼淚,作勢捶打李大慶,哀嚎道“你這個狠心的爹,分家都不顧兩個小兒子的死活。我怎麼這麼命苦,嫁了個你這樣的男人……嗚嗚……”
李大慶頭疼地歎口氣道“青榆和青平還未成家,還需要公中出錢,我做主給這兄弟倆多分一畝水田。”
最終,二十二畝水田五等分,李大慶、李青鬆和李青鶴各四畝,李青榆和李青平各五畝,中等田各兩畝,下等田四個兄弟各一畝,李大慶多分一畝。
因為李大慶還健在,兩個兒子鬨著分家,他麵子上過不去,加上張氏拉偏架,李大慶給激出火來,故意為難。
原本李家有兩間青磚房,是近兩年剛建的,一間李大慶和張氏住,一間給李青榆住,因為李青榆讀書需要清淨。平時他到鎮上讀書,李青平便住裡麵。
明明都是用李青鬆和李青鶴兄弟倆賺的錢建的,兄弟倆一天沒住,現在李大慶也硬是一間也不分給他們,都留給李青榆、李青平兄弟娶親。
於是,剛開墾的四畝荒田歸了李青鬆和李青鶴,可以拿去建房子。祖屋歸李大慶,李青榆和李青平。等房子造好後,李青鬆和李青鶴必須搬出去。
李大慶和張氏跟著李青榆和李青平生活,李青鬆和李青鶴兄弟倆每年一石半糧食贍養李大慶和張氏。平常過年過節不能少了肉糖酒布。
若李大慶生病需要用錢,四個兄弟平均出錢。李大慶名下的田地到了農忙時節,忙不過來,李青鬆和李青鶴兄弟必須過來幫忙。
古代重孝道,他們兄弟倆都是厚道人,明知道李大慶和張氏故意為難,隻要力所能及都答應了。
李青鶴聽著父親恨不能將他和大哥當長工使的架勢,心早就涼了,也不再對這個父親抱有任何希望,隻說最後一點“既然父親選擇跟三弟過活,我們會按要求給付贍養費,以後床頭儘孝之事皆有三弟負責,我和大哥便不再插手。”
自古以來,父母一般跟著長子生活,百歲後也由長子長孫摔盆,既然李大慶選擇跟著三弟,以後他名下的田和房子也都會留給三弟,沒有他們兄弟倆的份。
但久病床前無孝子,萬一李大慶以後癱瘓或重病在床需要照顧,又想起其他兩個兒子,要他們來端屎倒尿,那他和大哥也不想答應!錢可以出,但氣不想再受了。
自從爹娶了張氏,自己和大哥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但在他這個爹眼裡都是應該的!沒有什麼是應該的,人心都是肉長的,當爹的不仁又偏心,又怎麼能要求兒子百依百順,罵不吭聲,打不還手呢?
李大慶一聽,冷哼道“我還沒死,你們倒是巴不得我死!”
“兒子不敢。”
李青鶴讓村長將這條也寫進分家條例裡。
最後分的是家裡的現銀,因為張氏死命哭窮,哭得大家以為李延寧已經花了幾十兩銀子,要敗光了李家整個家產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