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熟悉的幾個嬸子嘮嗑。
等李青平迎親回來,半個千山村的人都知道了。
拜堂成親後,村裡人正在吃席,席間又把這事拿出來八卦。
幾個年輕的漢子坐一桌,此刻都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這李青平娶親的五兩聘金,是李青鶴和李青鬆兄弟出的。”
“竟有這事兒?村裡可沒這規矩,兩兄弟居然也肯拿?”
“二兩銀子啊,說拿就拿出來,香酥餅生意果然好做。”
“不是,我聽說是因為當年他們兄弟娶親,公中給各出了二兩銀子,現在張嬸看他們做買賣有錢,要他們還回來給李青平娶親,不拿就是不孝。”
“哇,還能這樣?李叔也同意?”
“李叔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耳根子軟,張嬸說什麼就是什麼。”
……
女眷那邊也一樣竊竊私語
“都分家了,還有臉……後娘就是後娘。”
“說到分家,我記得張氏說青榆和青平未娶親,公中要留著錢給他們娶親,鬆鶴兄弟分家都沒分到什麼銀子。”
“我也記得,青鬆好歹分了三兩,青鶴一文沒分。”
“嘖嘖嘖,有後娘就有後爹。青鬆和青鶴兩兄弟小時候過得多可憐,大冬天還穿草鞋,衣服補了又補,短了一大截都還穿著。自己兩個孩子穿的都是新衣新鞋……”
“可不是嘛,兩兄弟大點就趕去地裡乾活,自己兒子倒是送去啟蒙讀書。現在分家了,還要他們給自己兒子娶媳婦,嘖嘖嘖……”
“我聽說她還明裡暗裡朝兄弟倆要葉家香酥餅的方子,還想讓青平加入一起做生意。”
“哎呦,樹要皮,人要臉,她怎麼能不要臉成這樣?”
……
類似這樣的對話在桌酒席上流傳。很快就傳到李青平的親家孫家耳朵裡。
此刻孫家人都有些後悔將女兒嫁過來了。因為女兒喜歡李青平,孫家打聽到老李家房子建的不錯,雖然有個哥哥在讀書,但考上童生的希望很大。
家裡早已分家,作為最小的兒子很是受寵,女兒嫁過來不至於受苦受累,可如今一看,婆母為人不怎麼樣。
可木已成舟,後悔也來不及了。好在孫家兒子多,李家也不敢苛刻女兒。
這些話同樣也傳到了李青榆的幾個同窗耳朵裡。
李青平結婚,李青榆特地請假回來參加,幾個同窗正愁讀書苦悶沒地方透透氣,聽李青榆弟弟成婚,便來李家討個酒喝,沾沾喜氣,卻不曾想聽到了這樣的八卦,有這樣偏心的爹和刻薄壞心的親娘,幾人看李青榆的眼神都不對了。
李青榆急忙解釋,幾個同窗還是匆匆喝完酒便走。李青榆顏麵儘失,氣的找張氏問清楚。
張氏自然不承認,說葉柔和楊芳華是記恨娘親,見不得娘親好,故意在青平最重要的日子裡傳這樣戳心窩的話來汙蔑娘親。
原本她還想找葉柔兩人算賬,被李青榆攔住了,他下半年又要下場考試,隻要他考上,大哥二哥自會來賠禮道歉,親自出去澄清謠言。還警告張氏這段時間不要再逞口舌之快,丟他顏麵。
婚禮後,村裡人都不大願意和張氏來往了,張氏為了兒子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