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寧未啟蒙時就在畫腳踏式脫穀機設計圖,他前世在農村出差時曾見過這種脫穀機,知道大致的工作原理是一回事,可把它做出來是另一回事。
小時候他有時間會自己動手做。可他啟蒙後更忙碌了,隻能將其擱置。
直到三年前,老李家和陶家厚顏無恥地霸占他家的原版衣櫃,他才又重拾起來。與李青鶴說了脫穀機的工作原理,父子倆一有時間就動手實驗,反複琢磨和實驗後終於在去年夏天做出了一台腳踏式脫穀機。
等到秋收,李青鶴和李青鬆摸黑將脫穀機抬到田裡,一人收割,一人脫穀,脫穀的效果和效率都讓身為農民的兄弟倆激動得血脈賁張。
有了這台脫穀機農民收割稻穀時不知道能省多少力氣,少花多少時間。李青鶴想多造一些來賣,被李延寧製止了。
隻要賣出去,工匠將脫穀機和衣櫃一樣一拆,再重新組裝就能知道原理,花點時間琢磨下就能仿照。這並沒有什麼核心技術,模仿很容易。
脫穀機是利民惠民的發明,就是讓李延寧父子公開圖紙,他們也願意。可一想到脫穀機一旦生產,可能農民還沒享受到,先給李青榆和陶家做了嫁衣,成為他們圈錢的工具,李青鶴和李延寧就恨得牙癢癢。
脫穀機要生產,但還不到時候。
知道脫穀機有用,這一年來,李青鶴一有空就會做,倉庫已經堆滿了。每次父子倆看到這些脫穀機都會歎氣,覺得慚愧,明明這麼有用的東西現在卻隻能堆放在倉庫落灰。
此時李延寧決定讓這些脫穀機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李延寧將他的計劃說出,李青鶴聽後愣神了許久,之後心底湧現出一種男人都會有的冒險熱血之感。
李延寧看他的神情,便知道他爹同意了“爹,這個計劃很冒險,可以說是一次豪賭,你把娘叫進來,我們再商量一下。”
葉柔一聽父子倆的打算,紅了眼圈,卻沒有反對,她看得出來,李青鶴自己想去“圳州那麼遠,不能去近一些的地方嗎?”
“娘,圳州、江州、邛州都是華朝的糧倉,這三州的稻穀能做到一年兩熟,邛州甚至能一年三熟,脫穀機是他們所需要的農具。”
若能在脫穀機仿照物出現前先製作一批搶占市場,必定能大賺一筆。不過脫穀機是農具,購買對象是農民,不宜賣太貴。
應薄利多銷,讓脫穀機走進千家萬戶,惠及農民,絕不能成為商戶圈錢的工具。有了他們第一批脫穀機的定價,第二批、第三批仿品大量出現時也不能漫天高價了。
葉柔都明白,隻是不放心相公去那麼遠的地方。她小時候逃難過,知道旅途跋涉的艱難。但她還是支持相公和兒子。
第二天李延寧去縣學的藏書館臨摹了三個州的輿地圖。這時候的輿地圖都隻有簡單的州府劃分和民用官道。又借了三個地方的遊記和風俗誌來看。
他早在魏夫子那裡就見過這個世界的輿圖,知道悠州與錦州、圳州有接壤。錦州的氣候地形與悠州最相近。圳州地域廣袤,且氣候濕潤,種植業發達。
江州與錦州和圳州接壤。江州平原和河流都多,不僅是糧倉還是絲織品的發源地,水運發達阡陌縱橫,商業繁茂,可謂是南方最富有的一個州。
圳州往下是邛州,往東是南州。南州靠海,地形多山地和丘陵,盛產茶葉。稻穀產量沒有其他三州多,但海產品和海貨資源豐富。
邛州在最華朝最南端,離悠州最遠,民風也最彪悍。
李延寧看了遊記和風俗誌,決定讓李青鶴去圳州,不僅因為它離悠州近些,主要還能以該地為中心,往其他三州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