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按耐不住小心思開口道:“陛下,蜀國正好與前淮南王領地接壤,要不要趁機……”
戶部尚書走出來拱手道:“陛下不可啊!同時與兩國開戰,乃兵家大忌。”
兵部尚書小聲:“臣怎麼不知……”
戶部尚書瞪了他一眼:“沒錢。”
兵部尚書:……
皇帝忽然道:“吳將軍他們何時回朝?”
兵部尚書拱手道:“陛下。石家小將即將拿下陳國的第四座城。吳將軍和林家小將為其壓陣,估計,臣預估應該新年能回來。”
皇帝沉默了一會,冷不丁:“好!年後再議。”
朝臣們一頓,齊齊拱手:“是。”
……
大夏皇帝大手筆地調動資源,在原有的基礎上,修繕兩座官學。
與此同時,大夏皇帝修建平民官學的消息,也傳遍四國的平民階層。
其他三國平民對此的評論三極分化。
有點銀錢布衣和尚未和世家綁定的平民學子:“羨慕啊!若我也是大夏人就好了。要不,問問怎麼能加入大夏,為孩子做準備。”
和世家綁定的其他三國平民學子:“不可能!大夏肯定是做做樣子!如果真的對平民學子很好也彆告訴我,因為我沒有。”
沒錢的其他三國的布衣:“呸!都是一些騙人玩意。”
……
大夏布衣就不一樣。他們集體吃
了個定心丸。
家裡沒錢的布衣,想著多掙錢,以後給娃改變命運的機會。
家裡有點小錢的布衣們,都猶豫地看著自家在田地上瘋玩的奶娃娃,一個個糾結著商量著,到底是讓孩子未來地裡刨食,還是讀書去當大老爺。
至於本來就有一點識字基礎的平民學子們,大多很激動,部分人幾乎是帶著朝聖的心,冒著嚴寒冬日往京城這邊趕路。
朝堂上,官學夫子選什麼人,出現各種明爭暗鬥,甚至某些官吏覺得自己心思重,害怕被元軟吃瓜,部分人稱病不上朝。
但實際上,自從皇帝宣布要建立兩所平民化的官學後,這幾天,元軟就沒來上過朝。
三皇子和大公主被抓了壯丁,三皇子負責修繕太學,大公主負責去修繕元學的學堂。
元軟這幾日,天天都會過去參觀一下,偶爾出謀劃策。
一輛輕便的馬車“噠噠噠”行駛在宮牆之間,不久,馬車出了宮門,北上,路過一片落滿了雪花的楊木林後,來到兩棟熱熱鬨鬨的建築物前。
太子先走下馬車,然後抱著元軟一起下來。
兩人一起走上小巧的石板橋,正好能跳躍看見兩座相隔大約七百米的漂亮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