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們對視一眼:說對了,在係統的預測中,楚國在中後期確實拿下了陳國不少地,也成為了一塊極難啃的骨頭。
皇帝道:“什麼內患危機?”
於途道:“奪嫡。”
頓了頓,於途又拱手道:“或者說並非隻有奪嫡,更有可能是,逼宮。”
眾人一驚。
奪嫡他們從係統那聽過。
但逼宮造反?
這個是從何分析出來的?楚國老皇帝這麼不得人心?
皇帝倒是沒有驚訝,微微挑眉,問道:“你從何判斷?”
於途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拱手道:“在下前往夏國之前,曾去了一趟楚國。在那兒曾與貴族青年結伴同遊了一段時間,在下從那人當時的困頓情緒和言論中分析出,貴族青年應該就是楚國四皇子,並且在積蓄兵力,猶豫是否逼宮犯上。在下分析出這個結論後,認為楚國不夠安穩,就告彆楚國四皇子來到了夏國。但因為感念楚國四皇子一路的幫助,在下為他推薦了幾位蜀國友人,直至今日,那幾位友人都會給在下寫書信,並且詢問一些問題。從那些問題不難分析出,楚國四皇子看似沉寂下來,實際上相對過去的遲疑,他已經下定了決心。”
眾人:!!!
好好好!
不愧是被主係統欽定惋惜的人才啊。
從對方這一段話,就足以看出於途這人對人性與時局把握有多麼敏銳,以及聰慧。
要不然,四皇子不會讓人繼續他寫信問政,多少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帝欣賞地看了於途一眼,繼續問道:“你認為如今的大夏,能贏楚國?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