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爾文輕輕鼓了鼓掌,道:“洛倫女士這話說得好,帝國現在既然麵臨種種困境,就該集中力量辦大事。
我們現在已經無法鎖住那條島鏈,那麼何不直接把拳頭收回來呢?
正好也能有軍力解決孤星州的事情。
東倭如今迫不及待地想要挑大梁,我們就該把他們頂上去。
現在他們已經在蒲甘的事情上出手,實際上我們可以讓他們在島鏈上出力。
我們還能夠多賣一些武器給他們,獲取實際利益。
至於呂鬆,這次行動若是失利,或許就給我們提供了撤退的契機。
讓全世界都認為我們要衰落。
但是我們卻全力完成登陸火星,拿到外星科技。
各位,馬克說了,他一直以來,都和外星探測器的AI保持著聯係。
也就是說,隻要拿到那個外星探測器,我們就可以迅速獲得相應的科技,從而提升我們的實力。
屆時,帝國將會再次卷土重來,君臨藍星!
不,那時,帝國將君臨整個太陽係!”
斐爾文的話還是頗有感染力的,尤其是帝國現在不僅麵臨經濟困境,在軍事行動方麵也不順利。
這一切的深層次根源又都是科技忽然落後造成的。
對於外星科技自然就有了某種渴望。
威廉?海格爾忽然說道:“你們說,李唐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那邊的科技提升起來,會不會也是獲得了外星科技?”
其實這個想法早就在成為一種傳聞,在全世界流傳。
隻是大家都沒有看到過外星造物,也就無法確認這一點。
加上李唐的崛起,原本就是他自己所擅長的數學和物理學科。
AI來自數學,鋰晶電池和碳基芯片來自於李唐在材料物理方麵的獨辟蹊徑。
這條道路的基礎理論,李唐其實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有論文發表。
隻不過沒有實物的情況下,除了李唐繼續走下去之外,沒人會去走。
在李唐成功後,?洲的一些科學家才轉而去嘗試,目前已經獲得初步的成果。
因此,從這些理論發展情況看,李唐的崛起,應該並不是外星科技那種拔苗助長。
而是一位大科學家在前沿領域,將現有的科技邊界向外大大擴展了。
以前,這樣的大科學家都是西方人。
現在,這位大科學家是李唐而已。
加上科學界出現的“科學聖殿”組織的推崇,關於李唐獲得外星科技傳承的傳聞就漸漸消失。
隻是作為藍粒組織的掌門人,威廉?海格爾曾經聽過,此時忍不住說出來而已。
布裡斯托歎息一聲,道:“是不是都不重要,李唐已經引領他的國家,全麵超越了帝國。
斐爾文,你覺得馬克說的事情是真的嗎?”
布裡斯托問出這個話之後,眼睛一直盯著斐爾文。
隻見斐爾文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我相信馬克說的,火星上一定有外星探測器。
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搶在李唐之前拿到它。”
米希爾?布瑞克有些擔憂地問道:“可是現在馬克在登月方麵落後了李唐。
在登陸火星也會落後,尤其是李唐已經組建了太空陸戰隊。
外星探測器會不會被李唐他們率先獲得?”
斐爾文看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甚至一直閉眼參會的大波士都轉頭看向了自己。
他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開口道:“你們應該都知道,火星雖然比藍星小不少,但也算是一顆大行星吧?
藍星的陸地麵積是14890萬平方公裡,其他部分都被海洋覆蓋。
但火星沒有海洋,它整個表麵積是14282萬平方公裡,接近藍星的陸地麵積。
一個外星探測器從太空掉落在這樣廣袤的土地上,你們認為李唐隻要登陸火星,就能輕易找到它嗎?”
米希爾?布瑞克頓時恍然道:“?的意思是,李唐要找到這顆外星探測器,需要耗費很多時間。
隻要馬克能夠不落後太多時間登陸火星,也就有找到它的機會了。
可是,馬克不也是需要找……”
米希爾?布瑞克才說到一半,陡然間想起剛才斐爾文所言,馬克一直和那顆外星探測器的AI保持著聯係。
他瞬間激動起來,“馬克隻要登陸火星,就能第一時間找到那顆探測器,對吧?”
斐爾文點了點頭,道:“布瑞克將軍說的沒錯,剛才我說過,馬克和那個外星探測器的AI保持著聯係。
所以,隻要登陸火星,就能率先找到它。”
布裡斯托沉聲說道:“斐爾文已經把他的建議講明白了,那麼我們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都有了新的認識。
我個人覺得現在就可以開始采取收縮策略,同時儘力賣武器給東倭和白象,支持他們去攪動局勢。
等到‘捍衛自由’行動真的失利,我們就正式全麵從第一島鏈撤退!
布瑞克,你們軍方要做好充分的計劃,要讓對麵認為我們是因為失敗而撤退。
如此,就能夠起到迷惑他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