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驚天一戰(2 / 2)

而白象是一?海軍大國,同樣擁有這雙航母編隊。

之前有東倭特混艦隊出動,白象就省地出動自家艦隊。

如今東倭特混艦隊一戰全沉,白象是否會頭鐵地派出自家艦隊,還真不好說呢。

萬一白象蜜汁自信,認為自家雙航母艦隊無敵於天下呢?

因此,前往捕獲東倭特混艦隊殘餘補給艦的,就是這些二流護衛艦。

為了確保東倭特混艦隊不會逃出生天,蒲甘空軍出動了24架猛龍C戰機。

麵對天空中東倭特混艦隊的那20架F35B,24架猛龍C在星網係統支持下,足以輕鬆解決對方。

如果說,8艘二流護衛艦的電磁近防炮係統屬於額外改裝的,那麼飛羽級護衛艦裝備的就是原裝貨。

黑田信澤當時用44枚魚叉反艦導彈攻擊3艘飛羽級護衛艦,飽和打擊力度超過了那8艘二流護衛艦。

3艘飛羽級護衛艦麵對每艘14枚以上的魚叉反艦導彈攻擊,第一波就每艘發射了10枚【白虹】導彈。

在魚叉反艦導彈掠海飛行,距離戰艦還有50公裡的地方,就直接被【白虹】攔截掉30枚。

剩下的14枚魚叉反艦導彈,同樣是在靠近飛羽級護衛艦3公裡處躍起的一瞬間,被近防係統打爆。

這一場安達曼海戰大概率會改變世人對海戰的觀念。

隻有擁有強大防空導彈和近防炮係統,才能讓水麵艦艇擁有生存能力。

否則,都將被反艦導彈一劍封喉,生存能力隻能是以分鐘計算。

海空軍都屬於高科技軍種,很顯然僅僅因為未來科技研究院在電池技術和人工智能兩項上領先。

就打造出技高一籌,碾壓敵人的智能全能導彈,以及電磁近防炮係統。

哪怕東倭特混艦隊擁有堪稱藍星一流的區域防空能力,也被看起來是二流的蒲甘海軍以技壓人,一戰殲滅。

正如當年東倭艦隊亞洲第一,將龍國海軍壓製的一點脾氣沒有。

科技領先,就是這麼不講武德。

李唐如今拚命研究各種武器,並在戰爭中開始試驗新式武器,也是著眼於26年後必然會到來的大戰。

至於藍星目前與帝國等西盟間的爭鋒,已經漸漸被李唐放在了第二位。

李唐現在的想法是,隻要西盟沒有發瘋打S3賽季,自己就利用這段時間加速提升己方科技實力。

這一戰,體會到技術碾壓快感的,還有蒲甘空軍。

?明率領空軍第1師第1中隊的24架猛龍C戰機,在一個月前就轉場到仰?附近的空軍基地。

今天接到東倭特混艦隊發起攻擊的消息後,空軍戰鬥警報立即拉響。

?明登機後,就率先起飛,帶領第1中隊直撲南方。

指揮部已經分配了任務,他們將負責清理特混艦隊的艦載機,為海軍徹底殲滅特混艦隊提供製空權。

聯合軍的這批猛龍C不僅是直接從龍國獲取,近期還進行了額外改裝。

它們的空空導彈全都換裝了,不再是霹靂15。

而是大唐精工設計的一款全新空空導彈,彈體比霹靂15要細一些,短一些。

這款被命名為【閃電1】的遠程空空導彈,其射程達到驚人的300公裡。

猛龍C原本有11個掛架,除去3個用來攜帶副油箱,還有7個可以使用。

一度可以攜帶4枚霹靂15,可謂火力強大。

如今由於新導彈要細小一些,重量也更輕一些,直接可以攜帶5枚【閃電1】。

猛龍C經過改裝之後,增加了儲能裝置,為雷達等耗電大戶提供了專項能源。

從而減少了燃油消耗,如今哪怕隻掛兩個副油箱,也能實現1500公裡的作戰半徑。

多出一個機腹掛架位置,在改裝之後,變成特殊的複合掛架,能夠再攜帶4枚【閃電1】空空導彈。

如此,就等於能夠攜帶9枚【閃電1】導彈。

除龍國空軍外,遠程攻擊能力已經堪稱世界第一。

這一天,注定猛龍C將一戰驚天下。

?明率領的24架猛龍C戰機,通過星網係統,在500公裡之外,就發現了正在搜索蒲甘海軍飛羽級護衛艦的那12架F35B。

F35B的隱身性能,根本無法躲過星網的偵測。

?明的24架戰機兵分兩路,12架對陣這12架。

還有12架則繼續南下,準備搜索攻擊剩下的8架。

在280公裡距離上,?明帶領手下戰機,就直接鎖定並各發射了2枚【閃電1】空空導彈。

東倭的F35B的雷達最大功率之下,可以探測500公裡距離。

但是通常情況,F35B為了隱身,甚至不會開起雷達,或者隻開啟編隊中的一架戰機雷達。

當12架F35B的機艙內陡然間響起雷達告警聲時,把伊藤千葉二佐為首的12名飛行員全都嚇了一跳。

“全隊注意,立即開啟機載雷達!”

隨著二佐伊藤千葉的指令,所有人立即開啟了機載雷達,並且將功率開到最大。

每個人立刻在自己的雷達屏幕上發現了敵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