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升空不久的三架鷹眼E-2C立刻在雷達屏幕上,發現了這支戰機編隊。
以及正衝上雲霄的190枚導彈。
這些預警機剛剛將這些信息傳遞回母艦。
緊接著,他們就發現似乎還有導彈正向自己的座機飛來!
以預警機雷達的探測能力,發現射來導彈的距離雖然比一般戰機要遠。
但麵對超音速的空空導彈,發現時已基本不可逃逸。
頓時嚇得開始進行規避機動,並準備了乾擾彈,做好跳傘準備。
隻等導彈進一步靠近時,就會發射出去,希望能夠將導彈引開。
一旦這些乾擾彈沒有作用,那麼就隻能跳傘逃生。
此時此刻,飛在雙方中間的4架EA-6B,已經瘋狂地開啟了強大乾擾器。
它們同樣發現了正在飛向自己的導彈,機艙內的導彈鎖定告警器也在不停蜂鳴。
以它們這種體型,想要在幾分鐘內逃出導彈不可逃逸區,已經完全不可能。
這時隻能開啟高頻火控雷達乾擾,希望能夠影響敵方導彈索引頭,最終無法鎖定自己而避免擊落。
實際上,EA-6B已經接到預警機的告警,敵機已對艦隊發射了190枚導彈。
因此,EA-6B實際上已經對這片方圓50公裡範圍的空域,實施全頻乾擾。
由於此前EA-6B曾經配合艦載機對北呂鬆實施突防,但始終無法有效乾擾人民軍的防空雷達。
這一次,它們也是拚了。
機載的所有乾擾絲都扔了出去,就希望能夠用這種決死攻擊的方式,影響到發射那些反艦導彈的戰機雷達。
畢竟,那190枚反艦導彈如今在2.8萬米高空飛行,它們完全望塵莫及。
可惜它們搞錯了,為這190枚反艦導彈指引目標的,並不是這些戰機。
而是高高在上的星網網絡!
此時此刻在“羅納德”號航母艦隊上方200公裡的太空中,正有三顆星網衛星鎖定著它們。
“羅納德”號航母艦隊已經在劫難逃。
航母戰情室中,蒂亞戈少將盯著態勢圖,已然看到那高速衝來的190枚反艦導彈。
他立即下達了反導作戰指令。
整個艦隊的所有宙斯盾戰艦通力合作,所有垂發單元的標準6全能彈一發接一發地發射出去。
最後一批發射的,是南半島“世宗大王號”的標準2。
安達曼海戰之後,帝國海軍立即進行了全麵複盤,檢查帝國海軍航母艦隊能否抵擋那種導彈的飽和打擊。
檢查的情況令人極為擔憂。
畢竟東倭特混艦隊使用的就是帝國技術的宙斯盾。
最終通過反複計算,認為想要抗住這樣的飽和打擊,至少需要五艘宙斯盾戰艦。
同時,這五艘戰艦需要統一行動,所有垂發單元的防空導彈要分層分批發射。
最重要的是,防空導彈要全部換成標準6全能彈!
東倭特混艦隊原本兩艘愛宕級是換裝標準6導彈的,但是因為東倭海自原本采購的標準6數量不夠。
為了方便補給,索性將愛宕級的標準6換成了以前的標準2。
沒想到就出了大紕漏。
要知道標準6導彈是帝國海軍新一代集反艦、防空於一體的導彈,其性能絲毫不遜色於大毛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羅納德”號航母打擊群中帝國海軍的宙斯盾戰艦,毫無疑問全都是標準6導彈。
哪怕土澳的霍巴特級宙斯盾驅逐艦這次都換裝了標準6導彈,但可惜的是它隻有48個垂發單元。
偏偏南半島派來的“世宗大王”號是第一批世宗大王級首艦,依然使用的是標準2防空導彈。
“世宗大王”號雖然有128個垂發單元,但是能發射帝國標準2的垂發單元隻有80?,其餘48個隻能發射南半島自己的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原本測算的結果是,五艘宙斯盾戰艦使用標準6全能彈,能夠防住安達曼海戰的那種上百枚反艦導彈的飽和打擊。
如今因為土澳和南半島兩艘戰艦屬於打折扣宙斯盾戰艦,頓時讓反導作戰能力打了很大折扣。
更沒想到蘇馬赫帶著報仇心態,竟然打出190枚【白虹1】!
“羅納德”號航母艦隊現在是362個垂發單元可發射標準6,還有80個垂發單元可發射標準2。
蒂亞戈現在很慶幸,當“傑拉爾德”號和“亞伯拉罕”號航母戰鬥群相繼離開之後,他的作戰思維就變得保守起來。
艦隊不再考慮發射對地巡航導彈攻擊,所有垂發單元都裝上了標準6。
當然標準6也能對地攻擊,但是價格要比戰斧巡航導彈貴多了。
即便現在是362枚標準6對戰190枚人民軍的反艦導彈,蒂亞戈心裡也不太有底。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人民軍使用的是什麼空射型反艦導彈。
如果是蒲甘海軍的那種導彈,他覺得抵抗住的難度會很大。
他之所以打出所有垂發單元中的標準6導彈,就是內心擔憂,若是不打出去,或許就沒機會了。
所謂孤注一擲也在所不惜,就是指這種決死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