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默契配合,黃芳芳是個托?(2 / 2)

“方科長乾活辦事很實在,真心實意為企業考慮,就算他是站在政府工作的角度,但這不妨礙實現雙贏局麵。”

“這裡我也當眾跟方科長、韓主任以及唐局長表個態。”

“我和幾個合作夥伴商討,初步確定,新公司企業會選址落戶臨河,就在這個位置,很滿意!”

這番說辭,如果在場老總不是多多少少,對黃芳芳認識和了解,定然會認為,她是臨河市招商辦請來的托兒。

唐穎見狀,喜上眉梢,主動繞著人群走過去,殷切地和黃芳芳握手道:“感謝黃總的支持和肯定。”

“達成初步意向,那我們就往更深的層麵去商談,儘快磨合出適合企業和政府的雙贏方案出來。”

“作為這片‘荒地’的第一個落戶者,我會在權責的範圍內,給予你最大的便利和條件,這是我們臨河市市委、市政府,以及招商辦,對你的些許感謝!”

“力所能及,萬萬莫要推遲!”

年輕颯爽的副局長,膽識和魄力異於常人,唐穎借東風乘勢而上,故意表明態度,口頭承諾給出好條件,惹得旁邊的人多少有些心切投資欲望。

沒有人能逃得過‘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真香定律;

尤其是這種明顯的攀比,加上這群工廠家,大部分深知辦廠不易,一路走來艱辛無比,一針一線都很省。

商人擅長計較得失,利益計較,眼看黃芳芳先拔頭籌,占據先機,攝取好處,縱使唐穎的說辭有點兒生硬和拙劣,也足以勾起投資者的欲望。

反正,這群人注定被趕出濱江市,遲早要轉移陣地,哪怕沒有所謂政策優惠,也得提桶跑路,廠房遷徙。

眼下有好的地方政策可以吃上一口,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人群裡不乏心思活絡之輩,善於計較,謀而後動,不著急表態和做決定,準備貨比三家,待價而沽的。

有了黃芳芳這個‘托’,接下來企業對地方初步的調研活動,進行十分順利,沒有再出什麼幺蛾子。

最為忙碌的方卓然,不斷添加老總們的聯係方式,方便日後更深入的交談和了解,及時進行商務對接。

招商引資的第一步工作,進行很順利。

甚至,已經有兩家企業私下找到方卓然,欲要進一步深入交談合作意向。

其中就有最開始說話的龐總。

皆因他們的工廠有環保要求和條件,對周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介於現代環保技術條件限製,暫時做不到真正的無公害生產。

用他擔憂的話來說:“不是我們工廠不願意投入資金去搞汙染的自我消化和循環係統,而是氣體、液體的汙染防不勝防,保不準會有所泄露,也要排的,隻是在可控製的範圍內,符合排放標準。”

符合標準和實際排放所產生的影響,是個未知的變量。

這裡麵就涉及到了環保標準和實際操作,排汙給周邊居民所帶來的危害。

是個世紀大難題!

稍微處理不妥當,苦了選址地的居民百姓,也損害了政府的顏麵,還讓企業蒙受損失。

三方損失,沒有贏家。

初步意向對接取得很好的成效,遠超唐穎的預期,回程途中,領導對方卓然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讚不絕口。

黃芳芳也來到財政局進一步對接工作,說明天就讓團隊的其他人一同過來,順帶在市裡安個辦事處方便日後工作。

臨近傍晚下班時間,方卓然接到老大哥黃富民的電話,邀請去他宿舍吃飯。

重點提醒了帶上黃芳芳。

恰好,跟身旁的黃芳芳聽到電話內容,麵對方卓然投來詢問眼神,板著臉說:“不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