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不擅長表達情感,隻說“母後,兒臣為您烹製了蛋炒飯,請您品嘗。”
“張公公,把食盒拿過來。”
“母後,趁熱快嘗嘗吧!”
麵對那碗晶瑩剔透的蛋炒飯,撲鼻的香氣挑逗著味蕾,令張氏想起了弘治的評語。弘治並未直言不諱地說它難吃,隻說味道複雜,建議她嘗試幾口。眼前的佳肴看上去並不像弘治所描述的,反而令人垂涎欲滴。
張氏疑惑地望向弘治,弘治則以充滿同情的眼神回應,點頭鼓勵她品嘗,嘗過後便知分曉。張氏心懷忐忑,優雅地用筷子夾起一口。
天哪!飯粒香醇軟糯,口感獨特,這般美味讓人驚豔,食欲瞬間被點燃。如此佳肴竟出自taizi之手,張氏感到無比驚喜,幸福感油然而生。她閉上眼睛細細品味,睜開眼後,帶著責備的微笑瞥了弘治一眼,這家夥總是會哄人。
弘治看著沉浸在美食中的皇後,難以置信樣不堪入口的食物,皇後為何能表現出如此享受的模樣?難道女性天生就是演技派?那麼,皇後最近晚上的表現,難道也是在欺騙他?
弘治不禁對自己的男子氣概產生了懷疑。“taizi費心了,母親很是欣賞。不過,你不可沉迷烹飪,應將精力集中在學業上。”張氏品嘗了幾口後,意識到朱厚照在廚藝上下了不少功夫,隨即提醒他。
“母後放心,孩兒這隻是第二次嘗試,如若母後喜歡,孩兒定會常做給您品嘗。”朱厚照回應道。
此時,大殿內又來了兩位客人,他們大大咧咧地向皇後行禮,隨後呈上禮盒。“嘿嘿,祝姐姐生日快樂!願年年今日,歲歲今朝!”來者是張鶴齡和張延齡兄弟倆,張氏的兩個弟弟。
看著這兩位在後世聲名狼藉的皇親國戚,朱厚照心中厭惡。按理來說,他們應稱呼張氏為皇後,但在這種場合仍稱其為姐姐,實屬失禮。他們被文官責備的次數比他還多,常常讓弘治陷入尷尬。
偏偏他們擅長表演,每次被文官責備後,都會在張皇後麵前痛哭流涕,仿佛受到了極大的冤屈。張氏見不得弟弟們受苦,每次都庇護他們,以至於她的名聲也因這兩個弟弟而受損。
張氏打開兄弟倆的禮盒,裡麵是兩塊硬邦邦的餅。“姐姐還記得我們家境艱難的時候嗎?生日也就隻能吃這樣的餅。真是懷念那個時候,如果父親還在,也能共享這份幸福。”張鶴齡的話讓朱厚照心頭一緊,這種時刻提起過去的困苦,真是掃興。他父親活到了弘治五年,可不是從未享受過安樂。
張氏聽到弟弟的話,眼眶泛紅,望著那兩塊餅,回憶起往昔的艱辛,然後目光轉向弘治。
弘治望著那兩位在皇後誕辰仍挑起紛爭的人,心中暗自搖頭,但還是大度地指示“賞賜他們!”
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聽見皇上的賞賜,交換了一個眼神,嘴角悄然勾起。
嗬嗬,又是一筆意外之財。
接著,一眾貴婦和誥命夫人上前祝壽並獻上禮品,有的送上各式珍稀珠寶,有的呈上文雅的古董書畫,皇後則回贈各種恩賜。
張鶴齡兄弟倆目不轉睛地盯著皇後收下的禮物,盤算著待會兒能從哪件價值連城的禮物中分一杯羹。
朱厚照正準備回到座位,劉瑾卻抱著一個裝有鏡子的盒子,在一旁向他示意。
"太子爺,還有一件給皇後的禮物未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