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寧王世子與白蓮聖女(2 / 2)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小康7 3558 字 10個月前

白蓮教聽說透明琉璃佛像在京都的寺廟中突然大量出現,懷疑可能有人發現了稀有的琉璃礦脈,於是指示在京的唐嵐兒打聽琉璃佛像的消息。於是有了朱拱栩為取悅佳人耗費八萬兩銀票,卻仍被唐嵐兒以約定為由婉拒的故事。

此行並非徒勞,唐嵐兒從覺明口中得知透明琉璃佛與唐伯虎有關,她決定追蹤線索,調查唐伯虎,查明琉璃佛的來源。若能獲取更多,必將吸引更多信徒,壯大白蓮教的勢力。

唐嵐兒輕輕撫過晶瑩的琉璃佛,心想,這佛像不佳,回去找高手改造成彌勒佛。

彌勒降臨,明王出世!

西山的新一批玻璃製品已出爐,主打精致小飾品和首飾。朱厚照欽點唐伯虎為首位玻璃製品代言人,他佩戴著玻璃扳指,腰間掛著玻璃玉佩,就連扇子上也掛著玻璃掛飾。

遺憾的是,唐伯虎非女子,否則他可插上玻璃簪,戴上玻璃耳環,手戴玻璃鐲......

唐伯虎對這套裝扮非常滿意,他走在街上,無疑是大明朝最耀眼的存在。

朱厚照與一身玻璃飾品的唐伯虎一同前往文會。

文會在一位富商的莊園舉行,場麵壯觀,才子佳人彙聚一堂。有人詩詞唱和,有考生分享考試經驗,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才情出眾的女子。

唐伯虎在這樣的場合遊刃有餘,與各路人馬都能談笑風生,一聲聲“唐兄”叫得格外親熱。

文會不僅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眾人也對唐伯虎身邊的朱厚照充滿好奇。經唐伯虎介紹,大家才知道這位朱壽,竟然是鉛筆畫的開創者。

素描藝術已在文人群體中悄然走紅,據傳出自一位街頭青年之手,然而此人始終未曾露麵,作品流傳也極為稀少。後來傳聞京城一家雜貨鋪偶爾能見到此類素描,不少文人慕名而去,但即使出高價,店主也不願出售,這獨特的繪畫技藝成為了文人間津津樂道的話題。

儘管寫實風格並非當下主流,卻自成一派,許多人嘗試複製卻始終無法捕捉其精髓。當大家發現這位素描創始者竟是位年輕英俊的書生時,無不驚訝,紛紛向朱厚照請教創作靈感。

朱厚照視此為推廣鉛筆的好時機,向眾人闡述素描中的線條韻律、光影變幻、比例協調和構圖結構。才子們聽得一頭霧水,便懇請朱厚照現場作畫以示示範。朱厚照欣然應允,有人遞上宣紙和鉛筆,他便開始揮灑自如。

眾人見朱厚照握筆的姿勢,才意識到自己一直沿用了握毛筆的習慣,難怪無法掌握素描的要領。近期,朱厚照的畫藝又有所提升,他想,既然已畫起來,不妨借此機會增加一些影響力。

他目光落在硯台上,靈機一動,全神貫注地開始創作,鉛筆在宣紙上沙沙作響。起初,眾人並未看出特彆之處,隨著畫麵逐漸呈現,他們愈發驚歎。

畫畢,眾人驚歎連連,畫中的硯台尺寸比例與實物無異,光影的處理更讓人感覺它仿佛是真實的。耳邊響起係統提示“叮,你的畫作令張公祺讚歎不已,影響力+100。”“叮,你的畫作讓劉思明大為震撼,影響力+100。”

......

朱厚照對這幅栩栩如生的三維畫作同樣感到滿意。前世初見如此逼真的立體畫,他便深感驚奇,更何況這些古人。

這幅畫在文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大家都知道有位名叫朱壽的才子,畫技超凡,能以假亂真。作品在人群中傳遞,當傳到才女們的座位時,一名女子驚訝地喊出,難道那位神秘的街頭書生也出席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