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照臉色煩躁地回應“我已明確拒絕,還望你莫要乾擾我和友人討論學問之事。”
朱栩心中憤懣不已,若非在京師,換個地方,你如此對我,定叫你屍骨無存。
朱栩雖有怒意,卻需維持他在眾人眼中的風度,隻能強壓下內心的怒火。
“我願出千兩白銀,隻求公子揮毫一幅。”
朱照的對話再次被打斷,他冷著臉,不快地說“無論多少銀兩,我都無意作畫。”
唐嵐也感到困惑,起初交談愉快,為何朱公子得知朱栩是寧王世子後,態度竟變得如此冷淡?
見朱栩欲發作,唐嵐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此刻發怒豈非前功儘棄,之前的謙遜豈不白費?
唐嵐輕盈地向前一步,柔聲道“我方才聽見,公子因作畫過度勞累,故而不願再畫,是我們過於執著,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悅耳的女子聲音響起,朱照望向唐嵐,心想如此佳人,怎會落入朱栩之手,難怪名字中有個“拱”字。
這並不能怪朱栩,明朝太祖朱元璋早已為子孫定下了命名規則,例如寧王一脈按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的順序取名。
從名字便能知曉其在朱元璋家族中的輩分,如朱拱栩為第五代,朱照為第六代,按輩分,朱拱栩應是朱照的叔輩。
你以為這就夠複雜了嗎?名字中的另一個字還要包含五行元素,而每個人名隻有三個字,朱元璋已預定了兩個半。
朱元璋出身貧寒,家中無人識字,全家人的名字都很隨意,他幼時名為朱重八,意即朱八八,其父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曾祖父朱四九......
後來朱元璋自學成才,改名為朱元璋。
璋,古代玉器之名,扁平且長,一端銳利,朱元璋以此名寓意自己是推翻元朝的利器,最終他也實現了夢想,驅逐了元朝,恢複了漢族江山。
朱元璋或許自認為取名頗有心得,早早為子孫們定下了多半的名字。
他給兒子們都取了帶木字旁的名字,如太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
並規定後代按五行相生原則命名,如木生火,所以朱標的兒子建文帝名為朱允炆。
朱氏子孫眾多,後來發現可用的字都不夠了。
我國不同於外國習俗,不會像有些外國人那樣,為了尊敬祖父,給兒子取祖父的名字,或者圖省事,直接給兒子取與自己相同的名字,後麵加上“二世”。
然而,老朱家可不會用那樣的名字,那可是觸犯禁忌的。字不夠,他們就自創字眼。
於是誕生了諸如鋰、鈹、釩、鈦、鐳等字。
這些字是否讓你感到親切?
沒錯,後來它們都赫然出現在元素周期表上。
因此,朱元璋被後人戲稱為“化學先驅”。
朱厚照對朱拱栩心存不滿,但他明白,對陌生佳人擺臉色並不恰當,便應聲道“哎呀,沒關係,沒關係!”
“不過我聽說,朱公子剛才給了其他才女一個猜謎的機會,若猜對了,公子會贈予一幅畫。不知我是否有這個機會?公子不會偏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