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臉敬仰地詢問謝遷當年是如何登上科舉巔峰的。
謝遷聽到朱厚照提起當年的輝煌,心中不禁癢癢。
金殿受封、策馬遊街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那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榮耀。
謝遷眉飛色舞地向朱厚照詳述,自己如何勤學苦讀,奮發向上,最終在眾多才子中一枝獨秀,摘得桂冠。
李東陽和劉健則暗自嘀咕,狀元又怎樣?炫耀什麼呢?
確實,狀元非同凡響,哪家出了狀元,足以誇耀幾代。
朱厚照認真地記錄下謝遷的每一句話,這類故事最受讀書人喜愛。
待問及劉健時,朱厚照的問題讓劉健深感榮光。
因為他問的是,作為首席輔臣,您有何寄語給赴考的學子?
主考官了不起嗎?狀元了不起嗎?
我劉健雖非狀元,不也在內閣壓你們一頭?
三位閣老訪談完畢,朱厚照下令馬永成帶領內官監的太監們,將文淵閣的門窗全部換成玻璃的。
前幾天,taizi已為文淵閣和後宮的多數建築裝上了玻璃,引得大臣們驚歎不已。
今日,他又體貼地為幾位閣老更換門窗,令人感動。
此外,他還贈予每位閣老一個錦盒,內含一套精致的玻璃茶具。
這些茶具,幾位閣老隻在皇上麵前見過。
閣老們連忙推辭,稱禮物太過貴重,不敢收。
朱厚照並未給他們拒絕的機會,隻說是給幾位的稿酬,隨即離去。
三人麵麵相覷,稿酬是什麼意思?儘管如此,孝敬還是得接受的。
朱厚照心裡有數,吃了人的嘴軟,拿了人的手短。
到時候把你們的文章刊在報上,你們也不好意思找我麻煩。
離開內閣後,朱厚照又去翰林院尋找康海、朱希周和毛澄。
這三人是弘治朝最新的狀元,尚未有上朝的資格,隻能由朱厚照親自拜訪。
唐伯虎接過朝臣和科舉狀元的稿件後,又委托錢寧找來一位曾在沙場退下的傷殘老兵。
朱厚照親自上門拜訪了這位名叫趙老五的老兵。
儘管年輕人未曾透露身份,但趙老五清楚,能讓錦衣衛千戶謹慎相隨的人物,必然地位崇高。
這位顯貴隻詢問他在戰場上的瑣碎往事,飲食起居,昔日對抗的敵軍,以及腿部受傷的經過等。
趙老五感慨,當年因戰功獲賜田產,才有了安穩的生活,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卻未能享有這份福澤。
臨行時,那位年輕的顯貴留下一百兩銀票,趙老五卻不敢接受。
他覺得自己的隻言片語不值得如此重賞。
顯貴卻說,這是對一名英勇退役士兵應有的敬意。
趙老五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從一位顯貴口中聽到“英勇退役士兵”這樣的讚譽。
......
在西山,唐伯虎整理資料,挑選適合發表的內容,遇到疑問便向朱厚照求解。
朱厚照儘力回憶過往報紙上的內容,為唐伯虎提供答案。
“邊境戰爭和河南水患的報道,必須強調救濟金來自皇家內庫,讓百姓明白國庫和內庫的差異,知道該感激何人。
”“首期報紙多登李東陽的文章,主考官的文章更能吸引讀書人的目光。
”“對了,你提醒我去欽天監一趟,彆忘了天氣預報的事……”唐伯虎對朱厚照的能力已習以為常,連內閣三閣老的文章都能拿到,去欽天監這樣的衙門他也已能平靜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