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盛萬載報》,五文一份,前線戰況一手情報,主考官李東陽對考生的寄語,上屆狀元康海的備考秘訣......”
古人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清晨,顧鼎臣習慣性出門散步,喚醒沉睡的大腦。
來到一個早餐攤,點了三個熱騰騰的大饅頭,一碗粥,幾碟小菜,正準備享用,聽見街上賣報的叫賣聲。
顧鼎臣是蘇州昆山人,正是這次秋闈的考生。
聽到賣報人提到《明盛萬載報》,還提及李東陽對學子的寄語,以及上科狀元康海的學習心得,他立刻產生了興趣。
顧家以小買賣營生,算是富裕之家。
區區五文錢,被騙也無妨。
他趕忙喚住報童,掏出銅板購得一份。
接過報紙的刹那,顧鼎臣怔住了。
紙張雖普通,但配上精致的印刷,價值遠超五文。
首頁正中,行楷五大字躍然紙上——大明萬年報。
下書發行日期,版號清晰標為第一版。
顧鼎臣先前疑惑,來京城一個多月才聞此報,原來它才初版麵世。
這報紙彆出心裁,竟預報未來三日的天氣。
頭版詳述大明邊軍對抗瓦剌、韃靼兩部的戰局。
在邊軍的英勇奮戰下,局勢已穩,災民大致安頓,瓦剌和韃靼已有退意。
“好!”
顧鼎臣擊掌稱讚邊軍的勇猛!
翻至次頁,李東陽的文章赫然在目。
李東陽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更是文壇領袖,詩文典雅,是茶陵詩派的核心。
雖文章未曾流傳,但從文筆和風格,確有西崖先生的韻味。
下方還有李東陽接受的訪談。
讀罷,顧鼎臣深信報紙內容的真實性。
誰有膽量冒充當朝重臣?
匆匆看完次頁,他又快速瀏覽後續內容。
報紙內容豐富多樣,涵蓋國事、民間逸聞,甚至今日曆史。
後頁有關物理的實驗引起了他的興趣。
文中提到,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並非單一成分,而是多種氣體混合。
作者以杯罩住盆中燃燒的燭火,待助燃氣體耗儘,燭火熄滅,杯外的水會流入填補空缺。
以此證實空氣的複雜性。
文章至此結束。
顧鼎臣思考,若實驗屬實,為何盆中的水會流入杯中?
困惑不已!
報紙尾頁介紹大明萬年報的宗旨,旨在讓大眾了解天下事,提升素養與見識。
接著是招聘啟事,大明萬年報社廣招編輯、策劃、記者等職,薪酬豐厚。
顧鼎臣感慨,大明的讀書人除入仕外,又多了一條出路。
此外還有投稿信息,無論題材、文體,均無限製。
投稿即有稿酬,作品一旦刊發,每百字至少五十文,且無上限。
顧鼎臣心中暗動。
不知不覺,顧鼎臣的注意力被報紙完全吸引。
桌上的包子和粥已冷卻,失去了原有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