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疑惑地問“什麼雞?”
王守仁不願過多解釋,隻告訴王華要去拜訪朋友,便打算出門。
王華覺得兒子自那次文會回來後,一直閉門苦讀,出去走走也是好的。
他提醒王守仁彆忘了晚上的鹿鳴宴,
然後自己繼續拿著報紙四處炫耀。
王守仁原本打算步行去西山,出了西直門,看見不遠處有個牌子,上書“直達西山”。
牌子下聚集了不少人。
王守仁出於好奇上前詢問。
原來每隔兩小時,會有馬車免費接送人前往西山。
王守仁心想有免費的交通工具,便不再步行。
“兄台也是去西山報社投稿的?”
見王守仁一身書生裝扮,有人主動攀談。
“在下此行是去訪友。
”
那人聽後接著說“我看兄台也是文人,空閒時不妨也給西山報社投稿,我今天就打算再去投稿,巧的是,今天的《大明萬年報》剛好刊發了我的文章。
”
說著,他拿出報紙,指著一塊豆腐乾大小的文章,自豪地向王守仁展示。
王守仁微笑讚賞“兄台文采斐然,前段時間忙於秋闈,待我空些時日,也要嘗試投稿。
”
那人聽說王守仁是這次科舉的考生,便問“今日正是揭曉榜名之日,兄台可有高中?”
王守仁平靜地說“僥幸得中。
”
那人驚訝地拱手祝賀“恭喜兄台榮登金榜,一舉及第。
”
在新科舉人麵前炫耀自己的文章,確實有些自討沒趣。
王守仁回禮道“不足掛齒!”
王守仁依舊淡然的態度,讓那人暗自感歎,此人裝模作樣,說自己的舉人身份不值一提,那他這個秀才豈不是毫無價值。
“在下周子封,敢問兄台尊姓大名?”
“不敢當,不敢當,我叫王守仁。
”
周子封在報紙的喜訊欄找到王守仁的名字,他的名字赫然列在第六位。
“在下眼拙,沒想到兄台竟是本次的亞元。
”
王守仁不以為意地說“排名無足輕重,能上榜已是幸事。
”
周之封無法估量自己與新晉科舉人的才情差距,但他深知那種傲人的氣度是自己一生也無法企及的。
片刻後,馬車抵達目的地,
幾位身著儒雅長衫,手持竹質小箱的人從車上下來。
周子封滿是羨慕地開口“王兄,看到那些提著公事包的人了嗎?他們是《大明萬年報》的記者,聽說待遇優厚。
若是我科舉之路不順,也打算投奔報館做記者呢。
”
王守仁好奇地問“記者的工作是什麼?”
周子封解釋道“主要是采訪和撰寫稿件。
他們若是知道兄台你是本次科舉的亞軍,肯定也會對你進行采訪。
不過兄台既然要去西山,我恰好認識那裡的編輯,若想登報,我可以引薦你認識他。
”
周子封覺得自己與《大明萬年報》編輯的交情,算是給自己找回了一些麵子。
馬車樸素,隻有兩排座位和一個遮陽防雨的頂棚。
周子封口齒伶俐,一路上與王守仁暢談,很快便熟絡起來。
不到半個時辰,馬車停在了西山報館門口。
王守仁以前也來過西山,那時這裡還是一片荒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