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王守仁在鹿鳴宴上的悟道與啟示(2 / 2)

王守仁建議“找一間密閉的屋子,點燃火堆,放一條狗進去看看是否會因窒息死亡。

王守仁將知行合一的理念運用到了實踐中。

張倉笑著說“好主意,哪天我們試驗一下。

顧鼎臣也表示讚同。

朱厚照則提醒道,你們有沒有想過狗的感受呢?

顧鼎臣又提出疑問“為何杯中的空氣燃燒殆儘後,非呈現‘虛空’之態,水又如何能倒流入倒置的杯中?”

王守仁試圖以知行合一的理念解答,深陷思索之中。

張倉也被這個問題挑起了好奇心,邊撓頭邊琢磨其原因。

朱厚照拿起杯子,注滿水,然後在杯口覆上一張紙。

翻轉杯子後,水竟一滴未漏。

三人對此奇異景象皆感震撼。

朱厚照開口道“此現象與顧兄所提問題有著共通之處。

三人目光聚焦於朱厚照。

他稍作停頓,繼續說“氣壓所致。

三人疑惑地注視著他。

朱厚照接著說“各位可曾泡過澡,是否感到呼吸受阻?”

見他們點頭,朱厚照續道“周遭的氣,與水同理,也有壓力,我們暫且稱水的壓力為水壓,氣體的壓力為氣壓,隻是氣壓遠小於水壓,我們習以為常,故而察覺不到。

三人皺眉深思,日常生活中空氣有壓力這一事實需要慢慢理解。

朱厚照並不急躁,古人並不愚鈍,隻是受限於知識與思考角度。

隨後,眾人圍繞這個小實驗提出各種疑問。

朱厚照有時給出提示,

有時則選擇沉默,

任由他們自由發揮想象。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鹿鳴宴進入高潮,新科舉人的吟誦聲響起。

他們在宴席的一隅沉醉於探究事物的本質,歌聲並未打擾到他們的討論。

多年後,物理學巨擘顧鼎臣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走上物理學之路,源於鹿鳴宴上的一次偶然相遇。

夜幕降臨,宴席散去,眾人仍意猶未儘。

王守仁提議“我們成立一個格物研習社如何?”

顧鼎臣興奮回應“甚妙,如此一來,我們能更多地共同探討格物。

張倉問“那我們的社團叫什麼呢?”

今天的討論為張倉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原來研究格物也能如此趣味盎然。

朱厚照說“格物窮理。

王守仁和顧鼎臣微笑著點頭,讚同這個名字。

張倉不解地問“我們的社團是‘格理社’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