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正午陽光明媚,透過窗戶灑進房間,帶來絲絲暖意。
然而,文華殿內依舊點燃了炭盆,因天氣漸涼,幾位閣老年事已高,抵禦不住寒冷。
謝遷專心審閱奏章,感覺眼鏡有些下滑,便隨手調整了一下位置。
批閱了幾份奏章後,略感疲倦的他取下眼鏡,用鹿皮仔細擦拭,然後放在一旁。
端起玻璃杯,大口飲茶解乏。
謝遷感歎眼鏡的實用性,原先視力模糊,需湊得很近才能看清文字。
現在,戴上眼鏡,視力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審閱奏章的效率提升了一倍多。
隻是他對太子有些抱怨,為何自己成了眼鏡的代言人?
那天太皇太後的壽宴,太子殿下獻上一副神奇的眼鏡,據說能讓幾乎失明的太皇太後重見清晰。
謝遷高度近視,對此困擾已久,原本打算找個機會詢問太子是否有適合他的眼鏡。
未曾料到,前幾天太子竟然親自來到內閣,為幾位閣老配眼鏡。
幾位閣老心生歡喜,太子真是體貼,連他們開口求助都不必,親自上門服務。
朱厚照為閣老們配眼鏡並不像後世那麼專業,沒有驗光和定製的過程,畢竟條件有限。
他將近視鏡片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度數最低,第五級最高。
讓佩戴者試戴,找出最適合的度數,當即為三位閣老配好了眼鏡。
謝遷的度數恐怕是因科舉時過度勞累所致,他是其中度數最高的。
謝遷心中暗自欣喜,這定是因為他的學識超群,故而眼界獨高,否則怎能獨占鼇頭,成為狀元郎呢。
李東陽和劉健提議,不如將王華納入內閣,以免他每日仗著狀元頭銜炫耀不已。
朱厚照望著謝遷佩戴眼鏡的模樣,讚不絕口,說謝大學士本就風流倜儻,添上眼鏡後更是風度翩翩,恐怕日後要令大明無數士子為之傾倒。
謝遷口中謙虛,但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顯露出他對皇太子讚美之詞的竊喜。
朱厚照稱謝大學士儀態萬方,要將他的風采繪於紙上,供萬民瞻仰。
謝遷推辭一番,最終欣然應允,目光得意地掠過劉健和李東陽。
同樣是眼鏡,為何皇太子獨獨要為他畫像,這其中的深意,他們二人可得好好體會。
論官職,他不及劉健,畢竟劉健是首輔,位居全天下之首。
在文壇,他不如李東陽,西崖先生的詩詞書畫皆為絕世,是茶陵詩派的靈魂人物。
然而說到氣質,無人能敵他謝遷。
朱厚照顯然是有備而來,
身邊的劉瑾取出畫板和支架,
請謝遷擺出專注工作的姿態,
朱厚照握起鉛筆,開始在紙上揮灑自如。
劉健和李東陽也頗感好奇,早聞皇太子擅長獨特的鉛筆畫,今日得以親眼見證。
隻見皇太子先定好比例,勾勒輪廓,筆下如遊龍飛舞,謝遷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李東陽微笑著點頭,心中讚歎,妙!畫得真妙!皇太子的畫藝獨步天下,形象逼真,果然名副其實。
然而,李東陽和劉健都覺得皇太子筆下的謝遷比實際的謝遷更俊朗、年輕。
這不是...皇太子你不夠坦誠啊,堂堂皇太子無需討好謝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