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圍繞太子的紛爭,在印刷機拍賣會後逐漸平息。
越是無能或懶散的皇帝,朝廷內更容易出現黨爭,便於管理,哪方弱就扶持,哪方強就壓製。
帝王之術講求的就是平衡。
木匠皇帝朱由校還算明智,懂得重用魏忠賢,用太監與文臣相互製衡。
崇禎則愚蠢,廢棄太監,裁撤錦衣衛和東廠,讓文臣得以肆意妄為。
弘治顯然是一位勤政有為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朝廷官員大多選用品行端正、腳踏實地的人。
在弘治年間,政治風波罕見,人們大多專心於正事。
這次太子遭受的攻擊,許多人抱著看熱鬨的心態,參與其中的人夢想一舉成名,享譽全國。
然而,事情並未如預期般發展,聲勢浩大卻迅速平息,仿佛一陣風過,無疾而終。
書商們正忙於爭奪稀缺的活字印刷機,太子卻宣布,兩家書商將無緣購得此設備,而這兩家正是挑起事端、最為激進的。
其他書商聞訊,連忙停止了他們的行動,紛紛讚美太子,歌頌他的英明。
弘治帝的案頭再次堆滿了讚揚太子的奏章。
那兩家帶頭的書商頓時愣住了,見識到活字印刷機的巨大潛力後,他們明白印刷行業的格局已被改寫,沒有這機器的書商將無法立足。
兩家也不敢再挑釁,原本仗著人多勢眾,以為太子不會對他們怎樣。
如今,隻剩下他們自己去觸碰太子的底線,若惹怒了太子,後果不堪設想。
失去了購買印刷機的機會,這兩家書商徹底退出了出版界,甚至向太子示好,祈求寬恕。
那些準備大展拳腳的禦史言官,剛剛熱身完畢,就被緊急叫停,心中無比失落。
期待的名震天下呢?期待的一戰成名呢?他們精心撰寫的控訴書信還未寄出。
太子公開分享了活字印刷機的技術,這算是一種屈服,還是不算呢?好吧……就算是屈服吧,但希望下次太子不要這麼快就妥協。
他們的抗議還沒儘興呢。
得到印刷機的書商原以為能恢複高價,但鬆竹齋依舊堅持五折銷售。
雖然不至於虧損,利潤卻微乎其微。
於是,他們決定帶著印刷機離開,遠離太子的影響力。
大明的印刷業在短時間內經曆了徹底的重組,書籍價格因朱厚照的舉措而下降。
隨著印刷業的發展,出版業也日益興旺。
原先受限於技術,短小精悍的通俗小說質量低下。
現在,通俗小說也能製作精美,篇幅得以大幅擴展。
在朱厚照的指導下,陳瑞創作了一部退婚題材的作品......五萬字的第一冊出版後,竟一炮而紅。
古人從未見過這樣的作品——一個貧寒書生因指腹為婚被嶽父嫌棄,後來獲得一枚寄宿著老者靈魂的戒指,從此一路開掛,不僅高中狀元,還習得絕世武藝,朝廷內外威風八麵,戰場之上所向披靡,攬得無數佳人芳心。
這本書的火爆催生了一係列跟風之作,不是戒指裡的老者,就是項鏈裡的,或是毛筆、硯台裡的,總之,老者無處不在。
在老奶奶的住所並不地道。
陳瑞身為"祖父流"的創始人,一時之間備受矚目。
朱厚照提倡創作文本小說,古代娛樂匱乏,他也渴望讀到一些引人入勝的作品。
鬆竹齋接受投稿,一旦錄用便有每字二十文的保障,投稿的紙筆費用還會如數退還,作品若受歡迎,還能獲得豐厚的版稅。
投稿者絡繹不絕,然而朱厚照麵對一疊疊的祖父風小說,隻是連連搖頭。
於是他開設了自己的創作班。
"......精彩的前三章就說到這裡,開局必須吸引讀者,讓他們有繼續閱讀的欲望......"
"穿越、無限、重生、田園等流派都有潛力,以後少些祖父流,多發揮你們的想象力......"
"完成兩萬字,附帶大綱提交,下課。
"
有意寫作的人都感到收獲頗豐,原來小說還能這樣創作。
陳瑞和張慧也參加了朱厚照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