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萬年報》的一角刊載了一則招聘啟事,招聘單位正是《大明萬年報社》,招聘職位包括編輯、記者、校對和排版等多個名額。
周子封看到報紙上的信息,立即動身前往西山報名。
《大明萬年報》初創時,像周子封這樣的讀書人還在猶豫是否要在報社工作。
隨著報紙影響力的日益增強,報社員工的社會地位也隨之提升。
特彆是記者這一職業,炙手可熱,令人豔羨。
前不久,《大明萬年報》的記者柯言發表一篇文章,揭露了一位官員的貪腐行為和製造冤案的事實,該官員隨後被查出諸多劣跡,最終被革職。
柯言因此一舉成名,成為百姓心中的英雄,讀書人的楷模。
柯言,一個連年落榜的書生,以普通士人的身份挑戰權威,他成為了民間反腐的前鋒,記者們也因此被譽為百姓的喉舌。
提著竹編的公文包,他們在街頭巷尾受到人們的讚譽。
如今,官員們出入風月場所都小心翼翼,生怕被這些筆杆子揭露,一旦登上報紙,他們的聲譽將毀於一旦。
柯言之事引發朝廷熱議,這份報紙的影響力令人驚訝,竟能左右官員的仕途。
幸虧那位丟官的官員劣跡昭彰,無法狡辯,其他官員隻能靜觀《大明萬年報》的下一步動作,期待風波平息。
報館再次招募新人,眾多科舉無門的學子紛紛報名,尤其是記者崗位,他們渴望成為柯言那樣的人物,為民請命。
"唐兄,你有些過於急躁了,這類事情告知我一聲就好,一個縣令職位罷了。
"
在《大明萬年報》的編輯室,朱厚照將自己草擬的新聞法規遞給唐伯虎。
唐伯虎心中滿是愧疚,沒料到自己的一時衝動竟耽誤了朱厚照的大事。
那時,那位官員貪贓枉法,庇護惡徒,顛倒黑白,將一樁奸殺案描繪成私通案,聲稱女子自殺,氣死了受害者的父親。
唐伯虎拿到柯言搜集的鐵證,怒不可遏,便將此事公之於眾。
朱厚照先前已警告過他,涉及敏感事件需與他商議,但唐伯虎在憤怒中忘記了這番話。
看著朱厚照遞來的文件,唐伯虎意識到自己行動欠妥,不是做錯了,而是時機不對。
朱厚照正致力於為報紙立法,推廣至全國,此時正是關鍵期。
以前未曾刊載此類消息,就是為了避開朝廷官員的視線。
柯言的事件無疑給官員們敲響了警鐘,讓他們認識到報紙的力量遠超想象,也加大了朱厚照計劃的難度。
唐伯虎開口道"殿..."
"殿什麼殿?叫我朱老弟。
"
朱厚照見他要稱自己為殿下,忙打斷他。
唐伯虎隻好改口"朱老弟,是我魯莽了,沒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
朱厚照微笑道"無妨,反彈遲早會來,正好借此機會看看誰敢跳出來反對,先殺雞儆猴。
"
朱厚照並非畏懼官員們的反彈,隻是不願麻煩。
然而,即便麻煩臨頭,他也無所畏懼。
朱厚照一直在低調發展,實施他的溫水煮蛙策略,避免與文官集團直接衝突。
這次圍繞報紙權力的爭鬥,必然會使他與文官集團正麵交鋒。
唐伯虎愧疚地說"看來我並不適合擔任主編這個職務。
"
朱照熙問“你認為誰接手會更合適呢?”
唐伯圖原本隻是出於禮貌提議,沒料到朱照熙竟會采納。
他的臉色瞬間黯淡,才剛在主編職位上風光一時,現在卻又看到希望破滅。
唐伯圖艱難地開口“我建議祝枝山,他的才華不遜於我,而且作為副主編表現出色,儘管他是我的好友……”
朱照熙沒等他說完,“好吧,就決定是他了……”